2000個昆明湖是個什么概念?是我國供水漏損率如果降低10個百分點就可以節省的水量。確切的說,是52億立方米。相當于5個引漢濟渭工程的調水量。管網漏損,是指從水源地到用戶的過程中,由于管體、配附件和接口等管道部件破裂或調節構筑物漏水等各種原因,一部分水在管網中泄露掉。管網漏損不僅極大地浪費水資源,給供水企業帶來巨大損失,也增加了水二次污染的機會,影響了供水的連續性和安全性,并給環境帶來了一定的影響。
管網漏損率(leakagepercentage)是管網漏水量與供水總量之比。目前歐洲國家的漏損率在10%-30%,拉美及亞洲國家則高達20%-60%。據官方統計,國內600多個城市供水管網的平均漏損率超過15%,最高達70%以上;另一針對408個城市的統計表明,城市公共供水系統的管網漏損率平均為21.5%。由于管網滲漏和收不到水費等因素,中國某省會城市的供水干線產銷差率高達41%。對比來看,日本1997年全國平均漏損率降到9.1%,1999年東京為7.6%,大阪1990年為6.6%。
我國人均平均水資源為2200立方米,為世界平均水資源的1/4。隨著我國工業化和城鎮化的進程,水資源供需矛盾日益加劇。管網泄露是供水行業的普遍現象。管網漏損率也是衡量供水企業經營管理水平及盈利能力的主要經濟技術指標,是反映企業管理水平的重要標志之一,其高低對企業經濟效益影響巨大。降低管網漏損率是節水的重要措施和環節。
作為世界領先的電氣產品及解決方案供應商,西門子一直致力于中國的環保事業,幫助客戶實現數字化水務,不僅明確把管網漏損作為智慧水務的重要組成部分之一,同時推出了基于PCS7的管網漏損管理模塊SIWALeak / Leak Control– 漏水檢測。該模塊基于IWA國際水協漏水控制策略,可通過分布式網絡持續,穩定的檢測管網漏損情況。通過可靠的測量手段(例如壓力及流量),完整的算法,以及數據分析,主動檢測管網漏損。用戶得到的利益包括:
- 通過減少漏損時間有效減少泄露;
- 通過精確計量,減少非收費供水,可有效提高供水泄露,提高供水可靠性;
- 通過減少漏損,有效節約水資源,降低二次污染幾率,提高供水質量;
為供水企業降低漏損率提供了非常大的可能性。
除西門子外,作為全球唯一的智慧水務解決方案供應商,施耐德電氣深度剖析水網建設維護中的問題,成功研發了管網漏損控制一站式解決方案。其中,WMS漏水管理集成平臺包含水網數據統計分析、在線管網仿真和優化及GIS資產管理,三大技術配合管網遙測系統,從數據采集、分析、報警、在線檢測,以及輔助決策等六個領域對整個管網的運行狀態進行監控,為實時監測水網管道提供了強有力的解決方案。該解決方案已助力英國最大水務公司減少5%漏損,自運行以來每年解決約27000個漏點,達到英國最低的漏損率水平,大幅提高了其運營效率。
在互聯網+時代,智慧水務將是水行業的下一個里程碑。通過在線檢測設備實時感知城市供排水系統的運行狀態,并采用可視化的方式有機整合水務管理部門與供排水設施,形成“城市水務物聯網”。同時,可將海量水務信息進行及時分析與處理,并做出相應的處理結果輔助決策建議,以更加精細和動態的方式管理水務系統的整個生產、管理和服務流程,從而達到“智慧”的狀態。作為智慧水務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高質量的管網漏損檢測管理將配合其他管網漏損控制方法一起,確保供水管網安全、高效、低耗運行。
(審核編輯: 智匯小蟹)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