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彼得堡國立技術大學物理、納米技術和電子系聯合莫斯科國立電子技術學院的科學家共同開發出光學輻射器,它能將激光雷達工作精度提高10倍。這一速度提高可以用于掃描現代輻射器中更短的光學脈沖。
光學雷達掃描脈沖持續時間越短、功率越大,雷達工作范圍和精度越高,只有激光輻射器工作精度提高,才可以改善雷達性能。“我們在保持脈沖功率的同時已降低了脈沖持續時間,大大提高了雷達的范圍和工作精度。這需要開發一個新的元件基體,且使用一個全新結構的電子設備”,圣彼得堡國立技術大學物理電子學系主任阿列克謝·菲利蒙諾夫指出。新型光學輻射器是一個具備匹配頭尺寸的芯片,它能適用于標準LED殼體或激光器。它比目前使用的類似設備的脈沖持續時間小5倍。芯片本身可完全利用層狀金屬-絕緣體結構技術和電子元件配置的原始方法在俄羅斯境內生產。
科學家在2016年9月舉行的第十六屆物聯網、智能空間和下一代網絡和系統國際會議(NEW2AN 2016)上提出了其研究成果,《IEEE Transactions on Electron Devices》對該設備的基本原理進行了報道。現在,科學家正在國內商業和科學界尋找合作伙伴,以便將實驗室原型制成工業設計。科學家介紹,這項研發可廣泛應用于汽車、飛機建造、造船、光學探測以及各種周邊環境自動識別系統(計算機視覺系統)。因此,光學雷達也可稱為激光雷達,它是無人駕駛車輛電子設備的主要部件之一,其性能方面的任何改進和成本降低都可能帶來自主汽車領域的顯著進展。
(審核編輯: 林靜)
聲明:除特別說明之外,新聞內容及圖片均來自網絡及各大主流媒體。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認為內容侵權,請聯系我們刪除。
分享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