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我開車行駛在布魯克林皇后區的高速公路上,目的地是我父母的房子。快到終點的時候,我忽然產生了松開方向盤會如何的念頭,并迅速付諸了行動。我忽然松開手,汽車的反應很直接,它在我松開手的瞬間向隔壁車道駛去。我的手心開始冒汗,瞳孔放大,就在我的車快要撞上隔壁車道SUV的時候,那車的死機輕巧地往旁邊一躲然后使勁按下喇叭,暗示我快回自己的車道去。
圖文無關
幾天后,我被堵在了曼哈頓的西邊高速公路上。當時正值交通高峰期,馬路上汽車向海浪一樣此起彼伏,喇叭聲不斷,沒有耐心的早已搖下車窗謾罵起來。我點下方向盤上的一顆按鈕后松開了手,又將腳從油門和離合上挪開,然后舒服地靠在了椅背上。我的汽車接管了一切。它時走時停,但始終在車道中心上。此時開車的是我的汽車,那感覺又刺激又讓人害怕。
這可不是發生在科幻電影中的場景,就在上周而已。當時我開著沃爾沃2016款XC90,它搭載了最先進的PilotAssist半自動駕駛技術。
很顯然,XC90不是真正意義上的自動駕駛汽車。但是它能自己加速和剎車,而不需要駕駛員提供任何幫助。不過這種技術下,汽車最多只能以每小時30英里的速度行駛,而且不能變換車道,也就是說無法在日常公路行駛中發揮作用。
盡管限制不少,但PilotAssist半自動駕駛技術仍然令人印象深刻。它最大的意義就在于,告訴大家完全自動駕駛的汽車也許在很短時間內就能成為現實。未來某一天,你只要跳進汽車,它就會將你帶到辦公室。這樣的未來或許會比我們想象的更早到來。
汽車的今天和汽車的未來
很顯然,現在你還不能沖進4S店,大叫著要買部自動駕駛汽車。但是如果你已幾年未接觸汽車市場,那一定會很驚訝的發現,所有主流汽車制造商都正在鉆研這一技術,并開始用無比接近自動駕駛的技術來裝點自家的新車型。沃爾沃XC90就是最好的例子。沃爾沃XC90所搭載的PilotAssist技術,利用一系列攝像頭、雷達來跟蹤前方的車輛以及車道標記。PilotAssist技術讓沃爾沃XC90能以最高30英里的時速行駛,但是如果你前方沒有車輛,它就失效了。
也有制造商通過車道保持系統來實現汽車的半自動開始。這種技術能夠確保汽車在自己車道上不偏不倚,當汽車離前面車輛太近的時候,雷達就能偵測到,并自動減速車輛,以確保與前方車輛保持安全距離。
這些都是已經實現的,也就是“今天”的新型汽車技術。今年夏天,沃爾沃會推出新款S90轎車,搭載升級版PilotAssist系統。新PilotAssist支持的時速更高了,并且不再需要前方有車輛用以跟蹤。沃爾沃技術和通信經理JimNichols說:“S90PilotAssist系統支持的時速上限為80公里”。
半自動駕駛技術越來越普及。現代公司近日宣布,其2016款伊蘭特將是全球首款價格2萬美元以下卻繼承了自動巡航控制技術的汽車。現代技術規劃部分高級經理CasonGrover稱:“這是半自動駕駛技術民主化的表現。我們認為是時候把這項技術推廣至另一個水平了”。
說到自動駕駛,不得不提的還有特斯拉。該公司的自動駕駛系統也能在公路上自動導航汽車,也能在用戶打出轉向燈后自動變換車道。現代汽車能做的事越來越多,例如檢測到穿越馬路的行人、騎車者和大型大物,并幫助駕駛員自動避開這些“障礙物”。
那么,汽車制造商為何要挖空心思開發自動駕駛技術呢?因為這能讓駕駛更安全。據國際學院為高速公路安全(IIHS)的研究顯示,配備自動剎車系統的汽車能夠將追尾事故的發生率降低40%。研究還顯示,如果所有汽車都安裝了類似系統的話,每年約能減少70萬起交通事故。
當然,要100%的避免事故發生,汽車制造商們還需努力。
駛向未來
去年12月,一群福特Fusion汽車在冰雪覆蓋的道路上自動行駛,算是創造了歷史。那是福特自主建立的車隊,同時也是美國密歇根大學自動駕駛研究課題的一部分。乍看之下,在大雪覆蓋的地面上行駛似乎沒什么了不起。但實際上,福特在自動駕駛技術的開發上邁出了一大步。
和谷歌及其它汽車制造商一樣,福特的汽車利用LiDAR系統和攝像頭來觀察周圍的環境。但是,當馬路被冰雪覆蓋,汽車無法了解自己走到了哪里。為了解決這個問題,福特給這群汽車安裝了高分辨率地圖。通過這地圖,Fusion汽車不僅能看到在普通地圖上能看到的東西,也能看到LiDAR偵測到的數據。這樣一來,汽車就能準確了解自己走到了哪。
LiDAR還不是唯一能幫助汽車實現自動駕駛的技術。特斯拉創始人ElonMusk認為LiDAR并不是實現自動駕駛的必要途徑,光學傳感器和雷達才是最佳選擇。他指出,LiDAR最大的缺點是需要突出車輛頂部,既不美觀又顯得累贅。
除了LiDAR,一些汽車制造商還在開V2V和V2I通信技術。在這兩種技術的幫助下,汽車能夠互相通信以及與道路標志、信號燈等基礎設施通信。搭載了V2V和V2I技術的汽車,會利用無線電信號通知對方自己開到了哪以及速度有多快,而紅綠燈也會提醒這些汽車信號即將改變。
2014年,美國國家公路交通安全管理局宣布支持V2V和V2I通信,因為它們能幫助減少交通事故的發生。事實上,V2V技術并不遙遠。早在2014年,通用首席執行官MaryBarra便承諾,2017款車型均會集成這一技術。
發展障礙
很顯然,汽車的自動駕駛尚未成為現實,汽車制造商還有很多工作要做。盡管福特的車隊已經能夠在冰雪覆蓋的馬路上行駛,但這一成功并非在所有汽車制造商間普及。
與此同時,自動駕駛汽車所面臨的最大的挑戰是在人流、車流不止的城市道路上行駛。城市街道和高速公路完全不同,在高速公路上,幾乎車輛的所有行為都是可以預測的,因為所有車輛都在向著同一方向前進,沒有紅綠燈,車道標線清晰無比,也沒有急轉彎。
正因為如此,特斯拉那些集成了Autopilot功能的汽車才能在高速公路上自動駕駛。不過,特斯拉還是建議駕駛員在啟用自動駕駛的時候,不要將雙手離開方向盤。
在城市道路上行駛時的請款要復雜的多,即便是集成了V2V或V2I系統,車輛還將面對交通信號燈、行人、路標、自行車、電動車、商店等各種障礙。就像分析師說的,在高速公路上你永遠不會撞上亂跑的孩子。
普及時間
說了這么多,肯定有很多人想問,什么時候才能買到一部自動駕駛汽車呢?這個問題的答案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你問的是誰以及去和定義“自動駕駛汽車”。
美國汽車工程師(SAE)國際協會認為,自動駕駛汽車的級別從0至5不等。其中,0級指未集成任何類型的自動駕駛技術的汽車,1級和2級指搭載了半自動駕駛技術的汽車,如特斯拉ModelS和沃爾沃S90。
3級指的是自動駕駛汽車,但在必要時人類駕駛員可以接手。4級別指遇到危險時會提醒死機而不是要他們接手的自動駕駛汽車。5級則是完全自動駕駛的汽車。
福特CEOMarkFields最近表示,該公司的全自動駕駛汽車有望在2020年問世。
現代稱,到2020年該公司會有更多車型搭載半自動駕駛系統,完全自主駕駛的汽車則要等到2030年。而本田則稱,2020年該公司的汽車將能夠在高速公路上實現全自動駕駛。到2050年,自動駕駛汽車將會非常普及。豐田目前正測試能在高速公路上自動駕駛的汽車,該公司相信,2020年這種汽車將能問世。但這種汽車并非全自動駕駛汽車。奧迪認為,自動駕駛技術成為現實約還需要20至30年的發展時間。在此之前,人類需要先解決法律、習慣、風俗等各種難題。
捷豹路虎則對自動駕駛技術持樂觀態度,該公司高管稱,不用10年自動駕駛時代就會到來。谷歌和特斯拉顯然也是如此。最夸張的是特斯拉的ElonMusk,他認為汽車在未來2至3年內就能實現完全自駕。
事實上ElonMusk認為,2至3年后,身在紐約的人能夠通過智能手機召回停在洛杉磯的車。沃爾沃覺得自己會是第一個讓自動駕駛汽車上路行駛的汽車制造商。該公司明年會在瑞典推出100輛自動駕駛汽車。不過這些汽車只能在有限的區域內實現完全自動駕駛。
看了這些公司的承諾,大家也許對自動駕駛汽車更有信心了。誠然,消費級自動駕駛汽車在10年內就會到來的承諾有些離譜,但不可否認,汽車技術正以我們難以想象的速度發展,新技術從出現到被廣泛應用的發展周期也越來越短。
就像福特說的那樣,“回頭看看,你就會知道汽車技術發展的有多快。2、3年前,提到自動駕駛大家都是半信半疑。后來,工程師開始開發這種技術。現在,它竟然就快變成現實了”。
換句話說,自動駕駛的未來可能會比我們預想的更快到來。到時候,大家只要系上安全帶,享受便好。(來源:Yahoo-騰訊數碼編譯)
(審核編輯: 智慧羽毛)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