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陽市提出,“十三五”期間“建成大數據綜合創新試驗區”,把大數據作為經濟社會發展的戰略支撐,使大數據成為經濟發展加快轉型、公共服務水平全面提高、社會治理能力快速提升的強大動力。
目前,該市緊緊圍繞大數據理論突破、立法突破、標準突破、治理突破、產業突破、安全突破領域,全面展開相關工作,積極推進大數據綜合創新試驗區創建。
塊數據概念是貴陽發展大數據的理論創新和實踐探索的產物。
2016年,貴陽將以公共大數據國家重點實驗室、大數據戰略重點實驗室、貴州大學大數據研究院等為依托,開展以“塊數據”為核心的大數據理論研究。策劃出版《塊數據》第二卷、《大數據藍皮書》(2016年度報告)等。編制“大數據指數”,定期出版并發布《大數據指數報告》。開展以“數據鐵籠”為突破口的大數據技術反腐、政府治理和公共服務研究。
2015年8月31日,國務院印發的《促進大數據發展行動綱要》中明確了“貴州省大數據綜合試驗區”的稱號。
今年3月1日即將實施的《貴州省大數據發展應用促進條例》,是中國首部大數據地方法規,將大數據產業納入法治軌道,以立法引領和推動大數據產業蓬勃發展。
貴陽市將依據該《條例》,對該市現有以大數據為引領的相關產業政策進行梳理和完善。并編制實施《貴陽大數據綜合創新實驗區實施方案》,打造以建設大數據綜合創新試驗區等為引領的創新型中心城市。
在大數據治理方面,“數據鐵籠”是貴陽的重大創新,也是貴陽發展和應用大數據的實踐探索。
2015年2月1日,貴陽市正式實施“數據鐵籠”行動計劃,運用大數據編制制約權利的籠子。貴陽市住建局、公安交管局先期試點,隨后,貴陽市將“數據鐵籠”試點擴展到市發改委、市民政局等10家單位。
實施“數據鐵籠”行動計劃,就是依托大數據產業優勢加快網上政務建設,把能夠納入網絡的行政權力全部納入網絡運行,通過制定統一的數據技術標準,優化、細化、固化權力運行流程和辦理環節,合理、合法地分配各項職責,實現網上辦公、網上審批、網上執法。這樣一來,不僅完善監督和技術反腐體系、提升政府治理能力,也創新政府服務模式。
目前,貴陽正與全國信息技術標準化技術委員會大數據標準工作組全面合作,共同開展4項貴陽大數據標準制定和3項國家大數據標準制定與試點示范工作。
正在制定的4項貴陽大數據標準分別是政府數據核心元數據系列標準、數據目錄類標準、服務目錄標準、數據安全類標準,主要是通過統一政府部門的數據格式、數據開放程度等標準,加快政府數據共享交換平臺建設,實現對全市經濟社會運行更為精準的監測、分析、預測、預警。
3項國家標準為《信息技術數據交易服務平臺交易數據描述》、《信息技術數據交易服務平臺通用功能要求》、《信息技術數據質量評價指標》,制定完成后,貴陽有望成為這3項國家大數據標準的試點和示范城市。
今年,貴陽加快推進惠普貴州國際金貿云基地數據中心、經開區數據中心等項目建設,力爭形成6萬臺服務器的計算和存儲能力。
加快推進觀山湖大數據科技產業園、紅華呼叫產業園、科大訊飛等一批重點項目建設。2016年,力爭新增呼叫中心坐席規模5萬席以上,達到15萬席;服務外包合同簽約金額突破8億美元。
確保京東電商產業園全面投用。加快貴陽國際農業云、貴州農經網建設。規劃建設貴州(貴陽)跨境電商產業園,搭建跨境電子商務“4 1”綜合服務平臺。2016年,電子商務交易額預計突破600億元。
將加快綜保區服務器存儲器、經開區大數據壓縮處理服務及設備生產基地等重大項目建設。啟動貴陽(國際)大數據軟件園、大數據網絡信息安全產業基地建設。
打造全國最大的大數據交易市場。加快推進數據資產化進程,建立貴陽大數據與金融投資市場。
《貴州省大數據發展應用促進條例》從加強政府監管、明晰各方主體責任的角度,對數據安全管理作出了原則性規定。
《條例》規定,省人民政府建立數據安全工作領導協調機制,省大數據安全主管部門會同有關部門制定數據安全等級保護、風險測評、應急防范等安全制度,健全大數據安全保障和安全評估體系。
《條例》規定,大數據采集、存儲、清洗、開發、應用、交易、服務等單位,應當建立數據安全防護管理制度和應急預案,定期開展安全評測、風險評估和應急演練;采取安全保護技術措施,防止數據丟失、毀損、泄露和篡改;發生重大數據安全事故時,應當立即啟動應急預案并及時采取補救措施。
《條例》規定,鼓勵大數據保護關鍵技術和大數據安全監管支撐技術創新和研究,支持科研機構、高等院校和企業開展數據安全關鍵技術攻關,推動政府、行業、企業間數據風險信息共享。
(審核編輯: 智慧羽毛)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