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業4.0大幕已經拉開,企業向智能工廠轉型是不可避免的趨勢。如今,數字化向智能化進化已有了現實的技術基礎。政策紅利和技術儲備讓企業智能工廠轉型處于一個最好的時代。
長期以來,珠三角地區的制造業曾為各地務工人員帶來了龐大的就業機會,但據不完全統計自2014年12月至2015年12月倒閉的代工廠就有16家:萬士達、聯勝科技、聯建科技、奧思睿德世浦、兆信通訊、福昌、中天信,這些都是業內比較知名的代工企業,它們的境遇尚且如此,就更別說一些名不見經傳的小代工廠了。為何作為制造業典型代表之一的代工廠會頻現倒閉潮?
“主要是現在的代工廠生產出來的貨品難以跟上手機廠商的發展需求,才導致生存空間越來越狹窄。”行業內人士感慨道,客戶在不斷推出新機型、硬件產品在快速更新迭代,而供應商為了應付價格戰,根本無法根據產業趨勢來調節自身生產鏈條,自然也就無法追隨如此快速的產品升級。2014年開始,市場上的手機殼幾乎全部換成了金屬材質,像福昌這樣主要生產手機塑膠外殼的代工廠自然活不下去。說明企業自身決策就至關重要了,轉型路徑決策的失誤可能錯失良機,成為企業最壞的時代。
目前隨著《中國制造2025》的發布,工業4.0大幕已經拉開,企業向智能工廠轉型是不可避免的趨勢。近年來企業應用軟件、工業自動化等技術不斷發展,以及各類物聯網相關技術也實現突破,僅從3月份華南裝備制造大展——深圳機械展了解到,各大智能制造參展企業摒棄了往年只單純的展示產品,現在都是攜帶最新的成熟智能制造行業解決方案進行展示。說明數字化向智能化進化已有了現實的技術基礎。政策紅利和技術儲備讓企業智能工廠轉型處于一個最好的時代。
電子信息行業是國民經濟的支柱產業,與人們生活息息相關,在全球經濟持續低迷,電子信息行業仍保持較快的增長速度。但是未來的電子產品生命周期將進一步縮短,對工廠制造的彈性要求極高,可能每個月都在不斷生產完全不同的產品,從客戶的要求角度看,電子制造業可能是對工業4.0需求最為迫切的行業,據悉目前電子領域已經成功建設智能工廠/數字化車間,勢必加速智能工廠在該行業領域的應用推廣。
代工生產“瘦身” 制造業極速靠攏“智造”
2015年底,作為全球手機精密結構件制造行業翹楚——東莞勁勝精密完成了其“智慧工廠”的初期建設,并成為工信部2015智能制造試點示范項目之一。整個范項目智能設備層由180臺高速鉆攻中心(配置華中8型高速鉆攻中心數控系統),72臺華數機器人,25臺RGV和15臺AGV小車構成,集成華中數控云服務平臺,組成完整的移動終端配件智能制造典范工廠。充分體現了“三國、五化、一核心”的智能制造戰略思想。“三國”即國產智能裝備、國產數控系統、國產工業軟件;“五化”即機床高端化、裝備自動化、工藝數字化、過程可視化、決策智能化;“一核心”即智能工廠大數據。
代工生產“瘦身” 制造業極速靠攏“智造”
該項目實現了高速高精國產鉆攻數控設備、數控系統與機器人的協同工作,在業內率先實現零件裝夾環節采用機器人代替人工操作,節省70%以上的人力,降低產品不良率,縮短產品研制周期,提高設備利用率,提升車間能源利用率,最終實現少人化、人機協同化生產。該智能化生產線目前已裝配了勁勝精密的一個車間,并運行良好。最終將建成基于國產數控裝備、國產機器人、國產系統軟件的智能車間,并向整個3C行業進行推廣應用。未來勁勝將著力把傳統制造工廠轉化成智能工廠,逐步從消費電子生產商,向提供軟、硬件設備系統集成總承包服務和整體智能工廠改造解決方案服務商的轉變,從生產型制造向服務型制造轉變。
勁勝精密在智能化改造方面的成功經驗,值得絕大多數在轉型路上艱難探索的企業仔細研判,以便在制造業這條路上走的更遠。近日,小編得到最新消息,勁勝和創世紀將攜初步成型的“智慧工廠”解決方案亮相3月29-4月1日的華南裝備制造大展——深圳機械展,勢必將引發行業的廣泛關注。同時深圳機械展會上全面展示世界一流的金屬制造、加工、生產、技術及產品,各知名參展廠商也將帶來的各行業專業的解決方案。
(審核編輯: 智慧羽毛)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