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昆明供電局500千伏草埔變電站的巡維道路上,一個高約1米的白色巡維機器人時而向前行走,時而停下來抬起“頭”,用兩只“眼睛”看向戶外開關廠的設備,拍攝照片、讀取數據。今年2月,昆明供電局成立了南網首個機器人工作小組,將在全局變電業務上大范圍推廣巡維機器人,這也是云南電網范圍內首家開展大范圍推廣巡檢機器人的地市供電局。2018年,昆明供電局計劃投入7個巡維機器人。
巡維機器人渾身都是高科技
最近,昆明供電局500千伏草鋪變電站出現了一個高約1米的白色巡維機器人。為了讓大家和機器人合作愉快,昆明供電局機器人工作小組變電管理二所負責人陳德凱,正多次與機器人廠家工作人員溝通交流,不斷調試機器人。
別看巡維機器人個頭小,但渾身上下都是高科技。陳德凱介紹,變電站智能巡維機器人主要包括后臺監控系統和機器人本體結構兩個部分,機器人結構包含檢測云臺和移動平臺兩個部分,也就是機器人的“頭”和“身體”。“身體”負責移動和定位,通過前部的超聲波雷達智能蔽障,后部配有全景激光掃描裝置,對實時路況進行及時分析,停靠在準確的檢測位置。
“頭”負責檢測,主要包含可見光攝像頭、紅外攝像頭、拾音器等,檢測云臺可以達到仰角90度、俯角10度移動,左右180度旋轉,可以實現拍照、錄像等功能。
“機器人能夠實現可見光拍照,設備外觀、表計識別,實時采集數據,運行人員就不用去抄表計了。”陳德凱說,巡維機器人還能夠拍攝紅外照片,及時發現設備是否發熱,及時跟蹤設備狀態,進行設備重點管控及全生命周期管控。
運用機器人節省人工成本
隨著電網的不斷發展,新建變電站將日益增多,日常巡視工作必將占用大量的人力資源。有了巡維機器人,能夠24小時不間斷工作,完成日常巡視、特殊巡視、故障巡視、作業巡視等多種巡視任務,大大提升了巡視效率。
以500千伏草鋪變電站為例,全站檢測表計近400塊,有600多個測溫點。如果采用人工巡視兩組共4人,全面巡視草鋪變電站一次大概需要3天時間,如果采用機器人巡視后,現場只需要2個人就可以完成草鋪變電站現場巡維工作。
到2020年,昆明供電局預計將擁有200多座變電站,如果實現巡維機器人全覆蓋,每個變電站每天至少節約2人,能夠釋放大量的人力資源,有效投入到重點作業現場管理中,可大大降低作業管理過程中由于人力資源不足導致的事故事件發生率。
同時,巡維機器人系統還具有數據分析和學習能力。“昆明供電局正在和機器人廠家一起開發機器人智能分析平臺,以后通過現一臺電腦、一個終端能夠實現全局所有機器人的控制及數據調查,并由智能分析平臺對數據進行智能分析,綜合查看設備的“健康情況”,便于制定設備維護檢修策略,讓設備能夠更好地為電網服務。”陳德凱說。
(審核編輯: 智匯張瑜)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