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全球氣候變化、生態環境惡化及化石能源快速消耗等因素影響,當今世界能源格局正在發生重大而深刻的變革,積極發展智能電網已成為世界電力發展的新趨勢、新方向。為適應我國智能電網建設的需要,電工行業已將推進智能電網設備研制提上重要議事日程。
據權威預測,2020年前智能電網設備的研制將使我國電工行業面臨新機遇、新挑戰,也將成為全行業新的經濟增長點。
組建專業機構
目前,美國和歐洲等國家正積極著手建設新一代輸電電網智能電網,中國實現可持續發展也非常需要智能電網的支撐。中國政府高度重視發展智能電網,此前國家電網公司提出并發布了智能電網建設的時間路線圖和關鍵設備研制、技術標準體系相關規劃,南方電網公司也提出了建設智能電網的目標。
資料表明,到2020年,我國將全面建成統一的堅強智能電網,其目標是:加快建設以特高壓電網為骨干網架,各級電網協調發展,具有信息化、數字化、自動化、互動化特征的統一堅強智能電網。
事實上,我國現有關鍵設備(系統)對智能電網建設支撐不足的矛盾日益突出。如何組織關鍵設備研制攻關,成功研制一批具有完全自主知識產權、國際一流的智能電網關鍵設備,積極參與和組織實施國際重大合作項目,對于增強我國在國際智能電網關鍵設備領域的話語權,提高我國相關產業在未來智能電網領域的國際競爭力具有重大而深遠的意義。
為適應國家發展低碳經濟,以及電工行業自身發展的需要,中國電器工業協會設立智能電網設備工作委員會(以下簡稱智網委),建立了智能電網設備領域統一的歸口組織。
發揮協調職能
電工行業成立智網委,旨在整合行業優勢力量,引導行業、企業推進智能電網設備的研制。
作為中國電器工業協會的一個綜合性、橫向設置的分支機構,智網委的定位是,緊緊圍繞智能電網發展的主線,充分發揮工作委員會的協調職能,組織好協會內部與智能電網設備相關的其他分支機構、行業內相關研究院所和骨干企業等各方面的力量,構建政府同企業、企業同用戶之間的交流平臺,成為政府部門的好幫手、用戶單位的好朋友、制造企業的好向導。
一是通過智網委集中行業優勢力量,發揮行業協會的智庫作用,對行業開展智能電網所需關鍵設備的研究提供方向及對科研成果進行評估。
二是通過智網委積極同國家電網、南方電網等用戶單位進行聯系和溝通,掌握和了解用戶單位技術發展方向和相關需求,做好應對工作。同時將設備制造企業的意見和情況反饋至用戶單位,進而最大限度地對其制定相關智能電網發展策略和設備技術要求產生影響。
三是配合政府部門引導行業有序發展,規范智能電網設備的市場秩序。
確定工作重點
我國智能電網項目的快速發展為電工行業發展提供了更加強勁的動力,必將在電工行業產品結構中引起新的變革。今后一個時期,智網委按照工作規劃,將有針對性的開展相關工作。
吸收優勢企業,擴大會員組織。智能電網涉及的范圍涵蓋發電、輸電、變電、配電、用電等設備領域,可以說覆蓋了電工行業絕大多數的技術領域。為保證智網委具有較強的代表性,將廣泛吸收具有積極性、熱心行業發展的優勢企業參與其中。
開展調查研究,編制行業發展導向性文件并推進落實。目前關于智能電網的定義和具體范圍、智能電網設備產品具體技術要求和發展方向國內外尚未形成統一。為此,要在充分調研的基礎上,了解用戶單位需求,摸清制造單位發展現狀,編制行業發展導向性文件,如十二五規劃、智能電網設備發展指南等;確定行業技術發展方向、重點領域和重點產品,并積極開展推進和落實工作;為企業投資和技改提供咨詢服務;同用戶單位進行接洽,代表制造企業提出智能電網設備技術發展方向建議等。
組織開展設備研制共性技術攻關,加強設備全壽命周期管理和可靠性研究工作。電工行業共性技術是影響行業發展的重要因素。隨著新技術、新材料、新設備的不斷應用,以及適應智能電網發展趨勢,跨界成為智能電網設備研制的發展方向,如一次、二次輸電設備融合、分布式能源和配電設備融合、配電設備與用電設備的融合等。為使這些新技術能夠順利被國內制造企業掌握,新設備得以廣泛應用,智能電網設備共性技術研究迫在眉睫。目前跨界而生的智能電網設備的共性技術與現有設備劃分體系存在差異,因此智網委要協調好、組織好智能電網設備涉及到的相關產品分支機構和科研院所,堅持產學研用相結合的工作模式,共同開展共性技術研究工作,形成合力。
尤其是對于超導限流器、純光式電子式互感器、電動汽車充電樁、大規模儲能裝置、新能源與分布式能源并網裝置等新產品的研制,輸變電設備全壽命周期的管理和可靠性研究等關鍵技術,組織具有良好基礎的生產企業、科研單位和院校開展前期研究。
積極組織開展智能電網設備鑒定工作。近兩年是智能電網在中國發展的初期階段,很多企業對此極大關注,紛紛投身到智能電網建設的滾滾大潮中,已經研發出一批各具特色的智能電網設備,2011年將是這些設備的集中亮相年。智網委將根據企業及用戶單位需求,開展智能電網設備的鑒定工作。
組織開展技術和信息交流,舉辦產品展覽會。搭建交流平臺是智網委的基本職能之一,交流對象可分 為兩部分,即用戶單位同制造企業之間交流,主機制造企業同配套零部件制造企業之間互通。通過這兩部分的不同特點,有針對性的選取交流內容,保證各方參與的積極性。
組織企業赴國外考察,借鑒先進經驗。美國、日本、韓國,以及歐洲等國家和地區紛紛結合各自不同特點和需求,發展各具特色的智能電網,其中大有可借鑒和學習之處。智網委將在2011年組織智能電網設備相關企業赴這些國家進行技術考察和交流,與國外同業協會開展座談。
利用網站刊物等平臺,擴大宣傳力度和范圍。充分利用中國電器工業協會網站這一現代媒體,設立智網委專欄,發布智網委有關信息。及時宣傳和解讀國家宏觀經濟形勢和產業政策,發布用戶單位最新需求和動向,發布相關工作動態,以及產品研制等信息。
(審核編輯: 智匯小新)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