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兩會進行時,朋友圈討論最多的文章有哪些?廣大網友最關心的“熱詞”又是什么?日前,人民日報根據數據分析得出結論,在全國兩會已經發布的消息中,財經類的文章人氣最高,朋友圈轉發閱讀量靠前且點贊多;另外,網友最關心的熱詞前三分別是:創業、十三五、就業。
人民日報聯合貴陽大數據交易所看兩會
這些排名可不是異想天開得出的結論,而是科學分析的結果,這背后貴陽大數據交易所功不可沒。要知道,人民日報發布的數據,來源均來自貴陽大數據交易所。
除了分析《政府工作報告網民關注什么》,人民日報還聯手貴陽大數據交易所發布了《增速背后看變化》。用數據說話真實可靠且言簡意賅,如此大數據的應用也收獲了關注與贊譽。
那么此次聯手是基于什么原因達成的?為什么人民日報會選擇貴陽大數據交易所?作為全國首家大數據交易所,貴陽大數據交易所目前取得了哪些成績?記者就此采訪了貴陽大數據交易所執行總裁、九次方大數據公司創始人王叁壽。
兩會解讀陸續有來“我們和人民日報的合作現在才剛開始,這會是一個長期性的合作。我們希望通過用大數據去解讀所有的政策、媒體熱點、反映民生。”王叁壽告訴記者,選擇從全國“兩會”開始聯動,主要是因為全國“兩會”是整個國家政治生活的一件大事,關注度極高。通過跟蹤“兩會”熱點、跟蹤海內外對“兩會”的關注及媒體的傾向性及熱點反饋、以及對“兩會”上的熱點提案做數據解讀,還有網民對“兩會”態度與觀點的數據解讀,將有助于大家看懂“兩會”。
“利用大數據進行政策解讀,更生動、更直接,普通百姓更容易掌握。”據王叁壽介紹,為了精準解讀今年的全國“兩會”,交易所在全國部署了上百臺服務器,接入了全國近10PB的數據。
同時,在海外也部署了服務器,主要用于國外媒體對兩會輿情的追蹤與抓取。“我們有一流的團隊對數據進行清洗、建模、挖掘、分析,完全可以保證數據的發布。”。
據悉,人民日報并非第一個和貴陽大數據交易所合作的媒體界大咖。自去年開始,貴陽大數據交易所就曾與中央電視臺《晚間新聞》欄目合作,推出互動類節目《國策說》,即利用大數據針對每周國務院常務會議紀要精神進行解讀。憑借專業技術優勢,以及在政策熱點、社會熱點和經濟熱點方面的豐富的經驗,該節目自播出以來好評不斷,也為交易所和媒體合作奠定了良好基礎。
“而且我們接入了豐富且體量巨大的數據,近10PB是國內數據最為匯集的平臺,也為此次解讀提供了強大的支持。”王叁壽說。
用數據賺錢的24小時交易所
去年4月14日,全國首家由政府主導提供數據交易的平臺,貴陽大數據交易所正式掛牌運營。僅一個月的時間,該所就已經進行了10余筆交易,產生交易額數十萬。因為交易所的掛牌運營,用數據賺錢,開始在貴陽成為現實。
據了解,貴陽大數據交易所交易的并不是底層數據,而是基于底層數據,通過數據的清洗、分析、建模、可視化出來的結果,徹底解決了數據如何保護隱私及數據所有權的問題。
和其他的交易所不同,貴陽大數據交易所因為實行7×24小時的交易時間被稱為“永不休市的交易所”。目前,貴陽大數據交易所交易的數據包括政府、醫療、金融、企業、電商、能源、交通、商品、消費、教育、社交、社會等40個領域。
運行近一年來,交易所的大數據交易模式已經得到了300多個省市區政府、金融機構、產業集團等會員的認可。包括中國人壽、泰康人壽、中國聯通、余額寶、神州數碼等全國知名企業都加入交易所會員行列,并且針對大數據交易的細分領域,分別設立了相應的專家委員會,由專委會會員單位與交易所共同制定在相關領域的大數據交易標準及規則。例如,中國人壽、泰康人壽現為交易所保險大數據專委會的主任單位,軟通動力、神州數碼作為智慧城市大數據專委會的成員等。
截至目前,交易所還先后與生意寶、中茵股份、初靈信息、鍵橋通訊、當代東方等十幾家上市公司簽署了全面戰略合作協議。今年底前,交易所力爭接入的數據源總量達到100PB、交易總額超過3個億;同時,重點扶持大數據產業鏈創業創新企業基于交易所進行二次開發和創新應用。
“我們已經向國家發改委申報了:國家大數據交易系統的重大項目,希望基于貴州大數據綜合試驗區將交易所提升為國家大數據交易所。”王叁壽透露,截至2016年1月31日,貴陽大數據交易所會員數已達312個,交易總金額:6085.0萬元。(來源:多彩貴州網-貴州商報(貴陽))
(審核編輯: 智慧羽毛)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