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性點不穩定過電壓在電力系統中普遍發生,是電力設備發生損壞甚至燒毀的重要原因之一,同時也是電壓互感器燒毀及高壓保險頻繁熔斷的主要原因,在中性點不接地的條件下,偶遇激發即可發生諧振過電壓,對安全供電構成極大威脅。
在電網(變壓器)中性點不接地、電壓互感器對地的感抗與電網的對地容抗相互匹配的條件下,由于突然投入空母線或電網內發生瞬間電弧接地等原因,使電壓發生突變,引起電壓互感器鐵心飽和,導致三相對地導納的不對稱,便可能產生基波、高次諧波或低分次諧波等三種不同頻率的中性點不穩定過電壓,而且在同一次過程中,可能產生兩種不同頻率的過電壓,即可從一種頻率的諧振狀態自動轉變為另一種頻率的諧振狀態。諧振狀態可能持續較長的時間,也可能突然自動消失。諧振發生后電壓互感器同時伴有異常聲響。
當產生基波諧振時,因中性點位移電壓與一相電壓反相,零電位點必須移至線電壓三角形之外,該相電壓顯著降低,但不為零,即所謂的一相反傾,其余兩相電壓升高,數值略超過線電壓,開口三角繞組的電壓也略超過相電壓。
當產生高次諧波諧振時,因中性點出現高次諧波的位移電壓,它與工頻電壓疊加后,三相電壓同時升高,其中某一相電壓尤高,開口三角繞組同時也會出現過電壓。
當產生低分次諧波諧振時,三相電壓與正常情況下電壓相比,依次輪流升高,電壓表的指針在相同的范圍內出現低頻擺動,開口三角繞組也會出現分
頻零序電壓。分頻諧振,其特征是過電壓并不高,但流過電壓互感器繞組的電流很大,可達30~50倍,所以常常使電壓互感器因過熱而爆炸。
(審核編輯: 智匯李)
聲明:除特別說明之外,新聞內容及圖片均來自網絡及各大主流媒體。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認為內容侵權,請聯系我們刪除。
分享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