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數字化電視、數字化洗衣機、數字化冰箱走進千家萬戶時,人們生活中的無形化產品——電,也在變得越來越數字化和智能化。1月4日,從蕭山供電局了解到,蕭山境內首座數字化變電站——位于錢江世紀城內的110千伏順豐變電站已順利投運。此舉意味著今后和老百姓日子息息相關的電網將變得更“聰明”,具有更強的“自愈”能力。
據了解,變電站是變換電壓等級、匯集配送電能的功能性場所,
當變電站運行更高效更智能時,電網的網架結構得到有力增強。而和數字電視原理一樣,數字化變電站意味著站內各種設備和功能建立于統一的信息平臺上,其間每一個環節信息傳遞都通過由0、1數字串所構成的數字流來實現。
這種傳遞方式速度快、信號損失小、接收效果好,讓電網能更“聰明”的反應于各項指令,例如當跳閘事故發生時,電網能更快的自動“識別”跳閘原因,加快重合閘速度,從而進一步提高區域內供電可靠性。特別是對于肩負著為城市CBD核心錢江世紀城供電任務的110千伏順豐變電站而言,這種精度更高,傳播更快的數字傳播方式無疑讓電網的關鍵部位運轉更順暢,為打造精益求精的供電質量打下了基礎。
據介紹,此次投產容量為16千伏安的110千伏順豐變電站,是蕭山電網邁出的數字化變電站建設第一步。接下來,蕭山供電局將持續推廣數字化變電站建設,預計到2050年將實現數字化變電站全覆蓋。而屆時數字化變電站還將與電力光纖入戶、智能家居建設等對接起來,環環相扣成一張統一的堅強智能電網。
與此同時,110千伏順豐變還是蕭山電網首個110千伏直供20千伏的變電站,它的投運打破了傳統的110千伏供35千伏再轉供10千伏的“三級變電”模式,使電壓等級“瘦身”在蕭山變成了現實。供電模式的轉換,不僅縮小了電網建設投資規模,為城市發展“省”下更多土地資源,還與數字化變電站效果一樣,通過減少變壓損耗,進一步提高了供電可靠性。
(審核編輯: 智匯李)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