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數字化轉型的大背景下,傳統的安全解決方案,對于企業來說,運營復雜,防御效果也在逐漸降低。企業如何才能應對新的安全形勢?
對此,深信服科技有限公司副總裁張開翼表示,目前的安全環境和IT基礎設施都在發生重大變化,安全解決方案也要隨之改變。他認為,未來,IT基礎設施全部是由軟件定義的,其中安全與計算、存儲和網絡并列,將成為構建IT基礎設施的最關鍵因素。而如何讓企業安全體系的運維更簡單、有效,則成為考量未來安全策略價值的重要標準。
來自美國RSA實驗室的報告顯示,在過去的一年中,云相關安全事件的數量顯著增加,針對云的攻擊和滲透也日新月異。2017年云安全市場將有以下四大趨勢。
第一,使用IaaS服務的企業,將不再滿足于內置的基礎安全方案,開始轉向第三方安全。多數IaaS服務提供商提供配套的IaaS安全,包括主機、網絡、存儲等安全,以及用戶認證和接入。
第二,CASB(Cloud Access Security Broker,云安全訪問代理)將會成為更多企業的選擇。用戶行為分析、數據防泄漏、統一策略管理工具等構成完善的CASB方案,能夠使得企業安全和IT團隊有效控制、管理這些安全風險。
第三,在2017年,機器學習和人工智能持續發展,基于最新技術的大數據安全平臺將會在更多的云中部署。與傳統的IT架構不同,分散的邊界、主機防護理念在云當中不完全適用。
第四,IoT的高速發展引入更多的安全威脅,新的標志性攻擊事件會出現,高比例的智能攝像頭、可穿戴設備、工業傳感器、家庭智能設備等IoT終端在設計之初,并未充分考慮到安全問題。這些設備作為攻擊的跳板,已經在去年造成數件有影響力的安全事件。
對于云安全趨勢,張開翼表示,目前云安全領域發生變化最明顯的體現是:傳統網絡邊界消失;可見性成了所有安全的基礎;從防護轉變為持續檢測和快速響應。這意味著,一方面,隨著安全邊界的模糊和互聯網化以后,安全風險實際上變得更高;另一方面,業務云化讓應用和數據高度集中,對安全標準的需求達到全新高度。
雖然,云的復雜性導致安全的最佳實踐在行業內很難達成共識,不過云安全也在發展進步,越來越多行之有效的安全和控制措施在不斷上市。
基于對未來趨勢和客戶需求,深信服在去年推出了“智安全”的子品牌。張開翼表示,“智,并不是簡單的智慧,還有更加外延性的擴展定義,即為用戶打造更簡單穩定、安全易用的云化IT新架構,才能為IT帶來更大創造力。”
據了解,深信服的安全業務已經覆蓋中國和東南亞地區。在國內擁有19個大區、48個辦事處,并形成了一個由800多家渠道合作伙伴組成的安全生態體系。
當然,也必須看到,在云安全領域發力的不只是傳統的安全企業,還有互聯網企業。現在,BAT(百度、阿里、騰訊)和360等也開始涉足這一市場。相較而言,互聯網公司更加注重數據的收集和分析處理,強調業務安全;而傳統安全企業,更加注重從IT基礎架構來實現安全。
“未來,在云安全領域將會出現更多的‘玩法’”,張開翼強調,但有一點相同的是,就是對用戶體驗的關注,智能化、簡化的安全運營趨勢。
(審核編輯: 林靜)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