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電力集團公司是全國第一家“中國一流管理的省級電力公司,管理縣公司98家,供電區域15.7萬平方公里、供電人口9579萬,服務3570萬電力客戶。截止到2013年,山東電力骨干通信網依托OTN技術已經基本形成以光纖通信為主,微波通信為輔的傳輸架構,并在此架構基礎上建立了調度交換網、行政交換網、調度數據網、綜合數據網、電視電話會議網等業務網絡,及網管系統和同步時鐘兩個支撐平臺。省直調通信站點共91個,其中包括:500kV變電站30個、直調電廠42個、地調17個、超高壓分公司以及山東電力研究院。作為在全國率先使用OTN技術的電力行業用戶,山東電力公司的成功建網經驗對電力行業有較大的參考價值。
早在09年,國家電網公司就已經提出建設“數字化電網信息化企業、部署廣域相量監測系統,因此電力生產對通信網帶寬、容量、質量、安全等方面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生產實時類業務以及非生產類信息業務帶寬將迅速增長。山東電力通信網使用SDH架構,至09年已使用全部帶寬的84%,僅有16%帶寬余量;同時,網絡大多隨一次系統分期建設,局部光纜網絡不完善,沒有完全形成網狀網,網絡的保護和自愈能力受到限制,一旦發生斷纖等網絡故障,網內的某些節點將成為孤島,不能對業務提供可靠保護。
對于SDH技術而言,10G速率已經到達了頂點,STM-256的SDH基本不會再有發展,如果通過增加SDH設備來擴容,不但缺乏可用光纖資源,而且投資巨大。按目前的技術,再增大一倍的容量只能增加一倍的設備,一倍的纜路,如此堆積木式的擴容方法,無法適應通信幾何式增長速度。
同時傳統電力調度生產業務類型由64k、2M等轉向GE、10GE等大顆粒IP業務,生產實時類業務和非生產類信息業務的帶寬也將迅速增長,并集中向調度端匯集,必須組建合理的省主干網絡以快速靈活的將大顆粒通信業務傳到調度中心。
傳統傳送技術主要包括SDH/SONET和WDM,SDH/SONET偏重于業務電層的處理和調度,傳統的WDM則專注于業務光層的處理和調度。隨著數據業務的大量應用,對網絡帶寬的需求越來越大,SDH/SONET網絡在大顆粒的調度方面呈現出了明顯不足,而傳統WDM由于本身的技術限制,本質上只是一種點對點的大容量傳輸技術,在網絡擴展能力、業務保護能力、業務的監控與維護等方面有不足之處。
在這一背景下,OTN(光傳送網,OpticalTransportNetwork)應運而生,它是通過G.872、G.709、G.798等一系列ITU-T的建議所規范的新一代“數字傳送體系”和“光傳送體系”。從技術本質上而言,OTN技術是對已有的SDH和WDM的傳統優勢進行了更為有效的繼承和組合,同時擴展了與業務傳送需求相適應的組網功能,而從設備類型上來看,OTN設備相當于SDH和WDM設備融合為一種設備,同時拓展了原有設備類型的優勢功能。
OTN技術作為一種新型組網技術,相對已有的傳送組網技術,其主要優勢如下:
(1)多種客戶信號封裝和透明傳輸
基于ITU-TG.709的OTN幀結構支持多種客戶信號的映射和透明傳輸,如SDH、以太網等。
(2)大顆粒的帶寬復用、交叉和配置
OTN目前定義的電層帶寬顆粒為光通路數據單元(ODUk,k=l,2,3),光層的帶寬顆粒為波長,相對于SDH的VC-12/VC-4的調度顆粒,OTN復用、交叉和配置的顆粒明顯要大很多,對高帶寬數據客戶業務的適配和傳送效率顯著提升。
(3)強大的開銷和維護管理能力
OTN提供了和SDH類似的開銷管理能力,OTN光通路(OCh)層的OTN幀結構大大增強了OCH層的數字監視能力。另外OTN還提供6層嵌套串聯連接監視(TCM)功能,這樣使得OTN組網時,采用端到端和多個分段同時進行性能監視的方式成為可能。
(4)增強了組網和保護能力
通過OTN幀結構、ODUk交叉和多維度可重構光分插復用器(ROADM)的引入,大大增強了光傳送網的組網能力,改變了目前基于SDHVC-12/VC-4調度帶寬和WDM點到點提供大容量傳送帶寬的現狀。而采用前向糾錯(FEC)技術,顯著增加了光層傳輸的距離。另外,OTN將提供更為靈活的基于電層和光層的業務保護功能,如基于ODUk層的光子網連接保護(SNCP)和共享環網保護、基于光層的光通道或復用段保護等。
OTN技術作為全新的光傳送網技術,繼承并拓展了已有傳送網絡的眾多優勢特征,是面向寬帶客戶數據業務的最佳傳送技術之一。利用OTN技術可以組建層次結構清楚,業務恢復迅速,電路調度方便,帶寬利用率高,網絡生存性、擴展性良好的通信網絡。
隨著國網公司以及山東電力集團化運作、精益化管理的不斷深入,SG186信息化項目快速推進,山東電網建設步伐加快,特高壓、外電入魯等“十二五”規劃項目提前實施,ERP、生產MIS、營銷等系統將集中上線運行,調度數據網及綜合數據網也將進行擴容,新增通信業務容量大量增加,同時為了解決山東電力SDH網絡帶寬接近飽和、網絡保護和自愈能力受限、網管分層不清晰等問題,組建省主干OTN光傳輸網絡是山東電力通信網發展必然選擇。
截止2013年,山東電力OTN省干通信網以正式運行3年,承載了山東電力電網運行數據、設備狀態數據、客戶計量數據、DMIS類業務信息、視頻、語音等大量業務。網絡架構清晰,分為3層結構:核心層、骨干層及接入層。核心層包括省調1、省調2、濰坊地調,骨干層包括17個500kV變電站,接入層包括17個地市公司,骨干層分南北兩個環,核心層四個節點互組Mesh網,最終形成核心環、骨干南環和骨干南北環相切的網絡結構。山東電力OTN省干網的建設,在平穩承載山東電力通信業務的基礎上,利用OTN電層保護功能實現了業務可靠性的極大提高,加載OTN電層ASON功能后可以實現抵抗多次故障的功能,網絡中任意多點(>2)故障不中斷業務。2011年,OTN省干通信網協助電力傳輸網絡成功應對了“2.27”雨雪冰凍、臺風“梅花”等多次極端天氣考驗。在電網統調負荷7次刷新紀錄、16地市負荷創新高的情況下,圓滿完成了全國、全省“兩會”等重要保電任務。通過OTN省干通信網的建設,山東電力建設了集成融合、先進高效的一體化信息平臺,運營監測(控)信息支撐平臺作為系統首批試點建成投運,實現了對“三集五大”核心業務的“全面監測、運營分析、協調控制、全景展示”四大核心功能。全面建成統一的GIS平臺,實現了營銷、生產等信息系統的可視化集成和跨專業融合貫通,優化建成ERP人資績效管理六大系統,公司在國家電網公司績效看板中居系統前列。
(審核編輯: 智匯李)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