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科學院上海光學精密機械研究所是我國建立最早、規(guī)模最大的激光專業(yè)研究所,成立于1964年,現已發(fā)展成為以探索現代光學重大基礎及應用基礎前沿研究、發(fā)展大型激光工程技術并開拓激光與光電子高技術應用為重點的綜合性研究所。
上海光機所重點學科領域為:強激光技術、強場物理與強光光學、信息光學、量子光學、激光與光電子器件、光學材料等。
1998年,中國科學院實施知識創(chuàng)新工程試點,上海光機所的發(fā)展歷史從此翻開了新的篇章。創(chuàng)新工程實施10余年來,上海光機所在科研工作、人才隊伍建設、體制機制改革等方面都取得了重大進展,徹底改變了上海光機所的面貌。
上光所現設8個研究室,分別是:強場激光物理國家重點實驗室、中科院量子光學重點實驗室、中科院強激光材料重點實驗室、高功率激光物理聯合實驗室、空間激光信息技術研究中心(含:中科院空間激光通信及檢驗技術重點實驗室、上海市全固態(tài)激光器與應用技術重點實驗室)、信息光學與光電技術實驗室、高密度光存儲技術實驗室、高功率激光單元技術研究與發(fā)展中心。目前擁有國家重點實驗室1個、兩院聯合實驗室1個、中科院重點實驗室4個、上海市重點實驗室1個。
目前,該所建成了國內僅有、國際上也為數不多的“神光”系列高功率大型激光裝置,用于激光分離同位素的激光與光學系統(tǒng),超短超強激光系統(tǒng),激光原子冷卻裝置,空間全固態(tài)激光器研制平臺。在各種新型、高性能激光器件、激光與光電子功能材料的研制方面,也進入了國際先進水平,是我國現代光學和激光與光電子領域取得研究成果最多的單位之一。
同時,上光所是中國科學院博士生重點培養(yǎng)基地之一,是國內最早獲得碩士、博士學位授予權和設立博士后流動站的單位之一,目前具有物理學、光學工程、材料科學與工程三個一級學科的博士培養(yǎng)點和博士后流動站,具有科學技術史一級學科碩士培養(yǎng)點。
建所49年來,上海光機所獲得院、部級以上成果獎300多項,其中獲得國家級獎44項。“激光12號實驗裝置”、“小型化OPCPA超短超強激光裝置研究”獲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獲得國家二等獎的項目有18項。同時,上光所也是推動我國激光技術發(fā)展的重要科研機構,申請并獲得了大量激光技術專利。以下,OFweek激光網將為你簡要介紹上光所2013年部分申請的的激光技術專利。
1、寬條幅直視合成孔徑激光成像雷達
申請?zhí)枺?201310076872.1
申請日期: 2013-3-11
第一發(fā)明人: 盧智勇、職亞楠、周煜、孫建鋒、劉立人、馬小平、孫志偉
2、極紫外光刻光源收集鏡污染測量裝置
申請?zhí)枺?201310116086.X
申請日期: 2013-4-3
第一發(fā)明人: 朱玲琳、張運波、陳明星、曾愛軍、黃惠杰
3、極紫外光刻厚掩模缺陷的快速仿真方法
申請?zhí)枺?201310102557.1
申請日期: 2013-3-27
第一發(fā)明人: 劉曉雷、李思坤、王向朝、步揚
4、測量兩激光光束夾角的方法
申請?zhí)枺?201310167240.6
申請日期: 2013-5-8
第一發(fā)明人: 馬林、梁曉燕、於亮紅、儲玉喜、徐露、李儒新、徐至展
5、激光器增益介質與浸沒式冷卻液的匹配裝置和匹配方法
申請?zhí)枺?201310129802.8
申請日期: 2013-4-15
第一發(fā)明人: 桂珞、范滇元
6、激光晶體通光口徑擴大裝置及其安裝方法
申請?zhí)枺?201310143220.5
申請日期: 2013-4-23
第一發(fā)明人: 劉彥祺、冷雨欣、印定軍、陸效明、許毅、陸海鶴、梁曉燕、李儒新、徐至展
7、激光束引導的液滴靶控制系統(tǒng)
申請?zhí)枺?201310139421.8
申請日期: 2013-4-19
第一發(fā)明人: 冷雨欣、王乘、趙全忠、向世清、李儒新
8、熔石英元件表面激光損傷點的修復方法
申請?zhí)枺?201310153550.2
申請日期: 2013-4-28
第一發(fā)明人: 方周、陳順利、趙元安、胡國行、劉曉鳳、李大偉、邵建達
9、用于激光等離子體極紫外光刻光源純化濾波裝置
申請?zhí)枺?201310093540.4
申請日期: 2013-3-21
第一發(fā)明人: 張運波、曾愛軍、黃惠杰
10、用于窄線寬準分子激光器的線寬穩(wěn)定控制裝置
申請?zhí)枺?201320009058.3
申請日期: 2013-1-8
第一發(fā)明人: 袁志軍、張海波、周軍、樓祺洪、魏運榮
11、直視合成孔徑激光成像雷達單棱鏡旋轉發(fā)射裝置
申請?zhí)枺?201310196122.8
申請日期: 2013-5-23
第一發(fā)明人: 馬小平、孫建鋒、侯培培、盧智勇、職亞楠、劉立人
12、直視合成孔徑激光成像雷達發(fā)射光束直接波面變換掃描器
申請?zhí)枺?201310195219.7
申請日期: 2013-5-22
第一發(fā)明人: 劉立人
13、磷酸鹽激光玻璃元件平行斜面間距離的測量裝置
申請?zhí)枺?201310078382.5
申請日期: 2013-3-12
第一發(fā)明人: 徐學科、單海洋、吳福林、賀洪波、邵建達
14、磷酸鹽激光玻璃元件的裝運箱
申請?zhí)枺?201310030350.8
申請日期: 2013-1-25
第一發(fā)明人: 單海洋、徐學科、賀洪波、楊明紅、易葵、邵建達
15、穩(wěn)定的高對比度飛秒激光脈沖種子源
申請?zhí)枺?201310102512.4
申請日期: 2013-3-27
第一發(fā)明人: 李妍妍、冷雨欣、郭曉楊、許毅、鄒曉、李儒新、徐至展
16、窄線寬聲光調Q摻銩光纖激光器
申請?zhí)枺?201310016212.4
申請日期: 2013-1-16
第一發(fā)明人: 黃啟杰、祖繼鋒、余婷、鄭亞萌、周軍、陳衛(wèi)標
17、邁克爾遜型直視合成孔徑激光成像雷達發(fā)射機
申請?zhí)枺?201310180219.X
申請日期: 2013-5-15
第一發(fā)明人: 盧智勇、職亞楠、孫建鋒、周煜、劉立人
18、重復頻率釹玻璃激光器
申請?zhí)枺?201310139388.9
申請日期: 2013-4-19
第一發(fā)明人: 黃陽、韋輝、范薇、陳偉、胡麗麗
19鈥鐠共摻氟化镥鋰中紅外激光晶體及其制備方法
申請?zhí)枺?201310095187.3
申請日期: 2013-3-22
第一發(fā)明人: 杭寅、張沛雄、張連翰、趙呈春、陳光珠、何明珠、王軍、寧凱杰、陳喆、王向永
20、鉻鐵離子雙摻復合硒硫化鋅激光材料及其制備方法
申請?zhí)枺?201310210747.5
申請日期: 2013-5-30
第一發(fā)明人: 姜本學、張龍、姜雄偉、毛小建、范金太
21飛秒激光團簇尺寸的標定方法
申請?zhí)枺?201310145187.X
申請日期: 2013-4-24
第一發(fā)明人: 張輝、盧海洋、李松、李儒新
22、高功率脈沖激光能量控制系統(tǒng)和控制方法
申請?zhí)枺?201310016829.6
申請日期: 2013-1-17
第一發(fā)明人: 殷冰雨、李國揚、張生佳、王江峰、范薇
相關內容鏈接: 中國科學院上海光機所2013年激光技術專利匯總【一】
(審核編輯: 智匯李)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