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先生喜愛養魚,萬一家里發生斷電半個小時以上,魚兒就有危險了。為了能讓魚兒更加安全,他決定自己發電。沒想到,這一舉措,讓他成為江蘇省第一個在城區高層住宅建家庭光伏電站的市民。
自從有了這個光伏電站,姜先生家里的電費少了一大半。不過想要收回這電站成本,要十年左右咯。
為了魚兒安全想發電
說到當初建分布式太陽能光伏電站的初衷,姜先生坦言,家里養著熱帶魚,斷電半小時就有缺氧危險。雖然現在供電很可靠了,但能自己發電不是保險又省錢嘛。
原來姜先生平時喜歡養花養魚,當初買房子特意買在了頂樓,就是為了養花方便。“我是2008年住進來的,一開始我的想法是想安裝風力發電設備,不過咨詢專業人士才知道,城市內不允許市民自建風電站。”這樣的消息,讓姜先生有些失望。
3年后發電愿望成真
沒想到,3年后事情出現了轉機,聽朋友說,可以在陽臺上鋪上電池板進行發電。我在電視上看見西藏牧民帳篷外架著太陽能電池板,好用得很,就想試試。
說干就干,姜先生在2011年購買了29塊電池板、16組40安培的蓄電池、兩臺逆變器,這些家伙可不便宜,花費了他10余萬元。不過這些設備放在現在可能只要花費一半左右的錢了。
在設備鋪設之前,姜先生與小區的物業以及業主委員會都達成了協議,因為陽臺畢竟屬于公用面積,所以我事先與業委會、物業公司聯系,雙方協調之后,簽了相關的協議,這才開始鋪設設備的。
自從這個光伏電站建起來之后,姜先生發現,自家的電費少了大半,“我們一家五口人,之前每兩個月的電費需要500多元。裝了太陽能板后,陽光好的季節,每兩個月電費就一兩百元,最少的一次就70多元。”
多余電量可以賣給電網
記者了解到,姜先生的太陽能電池板總面積達50平方米,晴天的發電量遠大于蓄電量。發電量存不住就溜走了,但是儲蓄住的電量又不足以支撐家里用很久的電,這樣還是存在一些浪費。今年,聽說個人小型光伏發電免費并網政策,我就去申請了。
昨天,姜先生與南京供電公司簽訂了《購售電合同》,并安裝了電能表計。也就是說,這樣一來,姜先生的光伏電站發出的電量首先將滿足自家使用,多出的電量按照0.455元/千瓦時的電價賣給供電公司。這樣算下來,獲利是不大可能的,如果想要收回成本,大概需要十年的時間。
蔣先生笑稱,聽說國家可能會出臺一些補貼政策,希望政策早點下來,讓我早點收回成本也是好的。
(審核編輯: 智匯李)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