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8日,記者再次見到了開封市民王勇。一周前,他的光伏發電項目經過最后的檢測工作,順利并入國家電網,王勇也因此成為我省首個居民家用光伏發電系統并網發電的客戶。
王勇花費1萬多元錢,在自家樓頂花園里安裝5組光伏板,建成了一個小小太陽能發電廠,從3月21日提出申請,到成功并網把電賣給國家,只用了3個月時間,這一看似復雜的工程就順利完成。
近一年來,我國北京、天津、廣東等地也有居民提出并網申請。業內人士認為這或將助推新能源產業發展、減輕環境污染。
王勇告訴記者,他安裝光伏發電項目,首先是個人喜歡電路改造,同時,近一年來,光伏板的價格持續下降,加上今年國家對居民自發電并網放開,減少了離網系統必須安裝的儲能電池,僅這兩項降低了至少一半的費用。
今年2月27日,國家電網公司發布的《關于做好分布式電源并網服務工作的意見》指出,建于用戶內部場所的分布式電源項目,發電量可以全部上網、全部自用或自發自用余電上網……上、下網電量分開結算,電價執行國家相關政策。
王勇告訴記者,他家以前一個月用電100多度,改用自發電后,自用完全沒有問題。他分析,太陽能電池板正常使用壽命是20年,若取得我省相關部門對于光伏發電的批復,家庭電站并網發電可享受每度約1元的價格,而自己家平均每天發電7度左右,在保證自家日常用電的同時,10年內就可以收回成本。
據有關專家介紹,與當前的統一標準化供電方式不同,分布式電源位于用戶附近,接入方式靈活,能源來源廣泛,太陽能、生物質能、風能、地熱能等都可以被用來發電。
在3月25日記者報道王勇成為我省首個申請居民家用光伏發電系統并網發電后的3個月時間里,記者至少接到了200多個來自全省各地讀者的電話,紛紛表示有意安裝光伏發電。
如果進展順利,分布式電源對于居民能源使用上,將是一場真正意義上的能源革命。開封市供電公司負責人表示。從目前已有的探索看,它在解決新能源應用難上確實很有意義。
還有專家認為,分布式電源對于緩解能源緊張有很大幫助,特別是在電流不穩的偏遠地區,可以作為有益補充先行推廣,鼓勵因地制宜應用新能源。
值得一提的是,開封市目前已經成立了我省首個為居民提供分布式電源安裝服務的開封光利高科節能公司,目前已為一家開封居民安裝了發電功率為2.56千瓦光伏板,每千瓦安裝價格為1萬元,與王勇個人安裝價格相差無幾。
這些舉措都具有破冰的意義。開封市供電公司負責人說,與鼓勵個人發電相比,有條件的企業也可以嘗試自發電并網,這對改善能源結構和節能減排、減少環境污染等更具有現實意義。
據了解,我國《可再生能源發展十二五規劃》提出,到十二五末,太陽能屋頂發電裝機將達到300萬千瓦,到2020年達到2500萬千瓦。目前,國內太陽能屋頂發電裝機規模在30萬千瓦左右,按照目標,在未來5年內,太陽能屋頂電站裝機規模將達現有規模的10倍。
不過,一些業內人士也認為,分布式光伏電站的投入成本較高,以目前的技術水平和并網電價,要10年以上的經營周期才有可能收回成本,短期內投入產出并不合算,一般居民和企業難有意愿涉足,目前只是一些經濟實力雄厚、樂于推廣太陽能的人士參與,其示范意義比實際效益更為突出。
(審核編輯: 智匯李)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