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化監控技術的發展,高清是主要的標志之一,而隨著網絡時代的帶來,高清監控的傳輸也成為需要攻克的一大技術難題。光纖技術的發扎為解決這一問題提供可很好的技術途徑,成為支持高清監控發展必不可少的因素之一。
光纖技術在安防監控中的應用
目前,國內也有了系列光纖監控技術。2000年左右就有復旦大學等科研院校開始在光纖動態監控技術的研發,2005年開始有光纖類的探測報警產品投入試用?;诠饫w動態傳感技術并陸續有光纖入侵振動探測、光纖語音監聽、光纖線路安全監控和光纖管道安全監控等系列產品面市,具有突出的特點。
該類系統需要綜合光電、材料、物理、電子、通信、計算機等多個學科,一般需要擁有深厚技術背景的科研院校主持研發。目前由我國完全自主研發,技術路線屬于國際獨創的該項技術已經填補了國內空白,并全面趕超了國外類似技術。多項技術成果在理論上和技術上都達到了國際領先水平。國家各部委、一些省市的科技部門、包括某些行業主管機構都已經開始力主該項技術的進一步深化與應用。奧運會與世博會期間均有該技術產品成功投入使用。該類監控技術具備的突出特點包括:
具有隱蔽性,易于布設,突出的防破壞性。光纖具有無中繼傳輸距離長的優點,對能源依賴小,整個監控區域布設的傳感網絡均無需要電力供應,因此大大降低了電子設備可能會對木質或其它材料結構建筑構成安全隱患的風險。不同于一般的線形或實物阻擋型探測系統易被避過的缺隙,光纖傳感網絡通過三維立體的協同感知功能,就像一張龐大的神經網絡,從地上、地下以及空間進行語音拾取,能夠準確的感知整個布設區域的異動以及聲響,全方位的進行環境異動的入侵探測,并通過智能行為分析與模式識別,準確地進行分析判斷,將可能產生誤報的環境影響排除,保證系統作出高準確度的告知和報警。
光纖本身是非金屬的無源器件,不怕雷擊電閃,在自然環境中,不會腐蝕,不怕雨雪,甚至可用于潮濕與水域環境。同時光纖傳感器沒有能量耗散,不會成為熱源,適用于易燃易爆場所,滿足高級別的防火要求。非常適合文博這類安全防范級別高、存在特殊安全要求的重要場所。光纖語音監聽不受各種電磁干擾,不會產生電子竊聽設備常有的電流以及電信號雜音,能夠高保真無時延的同步還原監聽現場的響動。光纖監控技術與現有的視頻、紅外等各套系統互不沖突,可實現兼容并用,真正的實現觸到、聽到、看到。
用光纖傳輸高清信號的優勢
從發展的眼光看,由于光纖傳輸的特性,使得光纖為傳輸數字高清信號的首選傳輸介質。光纖傳輸還具有以下優勢:
1、寬頻帶,大通信量
光纖的頻帶很寬,理論可達30億兆赫茲,可保證數字高清信號的傳輸帶寬和質量。是傳統銅電纜根本無法比擬的。這就使得光纖成為用于高帶寬數據傳輸的理想基礎技術。
2、損耗低,適用遠距離傳輸
使用傳統電纜傳輸數字高清信號有效距離不過為幾百米,而用光纖可傳輸幾百米甚至幾十公里遠。對于降低高清信號通信成本、提高可靠性和穩定性具有特別重要的意義。
3、抗電磁干擾、無串音干擾,保密性高
光纖是絕緣體材料,它不受自然界的雷電干擾、電離層的變化干擾,不受電磁場和電磁輻射的影響,所以光纖提供了比銅線更清晰的信號;光波在光纜中傳輸過程中很難從光纖中泄漏出來。這樣,即使光纜內光纖總數很多,也可實現無串音干擾,在光纜外面,也無法竊聽到光纖中傳輸的信息。
4、重量輕,體積小便于施工維護
其抗張強度好,質量小,而且比較小巧,所以光纜能最大限度的擴大配線管道的使用率,并且能夠盡可能的減小安裝問題。通過以下的數字我們可以分析出光纖的優勢,1000根1km長的雙絞線重達8000kg,而容量更大的1km長的兩根光纖的重量只有100kg重,這就極大減少了必須維護的昂貴機械支撐系統的需要,所以光纖要勝過銅線。
5、可擴展性
以光纖為傳輸介質的系統擴展能力很強,由于光纖的通頻帶很寬,且抗化學腐蝕,使用壽命長。投資一次形成物理鏈路后,即可在原有鏈路的基礎上進行系統的升級和擴容,只需更換設備部分而已,而不必更換原有的光纖網絡。大大的節約系統的升級成本。
把握光纖接入機遇搶占技術創新制高點
近年來,由于光纖通信技術的飛速發展,也使得光纖傳輸監控系統的造價大幅降低,所以光纖和光端機在監控系統中的應用越來越普及。光纖已廣泛應用于家庭光纖和辦公室接入網,在家庭智能化、辦公自動化、工控網絡、車載機載和軍事通信網等領域。對于傳輸帶寬、傳輸距離要求較高的高清視頻流來說,光纖時代來臨實現高清監控不再是夢。
光纖寬帶產業是當前信息產業中成長最快、發展空間最大的產業之一。加快光纖寬帶網絡建設能推進網絡基礎設施升級,提高自主創新能力,拉動相關產業發展,對應對金融危機,實現穩增長、調結構、保民生、促穩定,以至提升國家長遠競爭力均具有重要的戰略意義。為把握光纖接入發展重要機遇,搶占技術創新制高點要從下面三方面做努力:
一是加大光纖接入技術創新,研究適合我國特點的原創性光纖接入技術。截至2011年,全國光纖寬帶用戶覆蓋超過8000萬,3年內新增寬帶用戶將超過5000萬。但與發達國家相比,目前我國在光纖接入的原始技術創新方面還有很大的不足,光纖接入用戶的接入成本還比較高。因此,建議國家通過設立光纖接入技術原始創新重大專項,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形成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光纖接入國際標準、專利和規范,研究符合我國應用需求、網絡需求的低成本的光纖接入產品,從而更好地搶占光纖接入技術創新的制高點。
二是加強光通信核心網技術創新,以有效滿足普及寬帶光纖接入對核心網帶寬和業務處理能力的更高要求。隨著寬帶光纖接入用戶數的快速增長,社會對信息的需求急劇膨脹,特別是過去幾年,互聯網流量一直處于爆炸式增長,現有的核心網技術將不能有效滿足未來普及寬帶光纖接入后形成的巨大需求。為了更好地支持國家寬帶基礎設施建設,應加大對核心網關鍵技術的研究和創新,如1Tb/s單光源光傳輸關鍵技術、100GDWDM超大容量光傳輸技術、全光交換技術等。建議國家通過核心網技術創新專項資金、稅收返還補貼、專項撥款等,對核心網技術研發的相關企業給予支持,從而更好地爭奪全球光通信核心技術創新的話語權,促進我國光纖寬帶網絡的建設和發展。
三是加強光纖寬帶網絡最后100米接入相關技術、標準和產品的研究。由于在光纖接入用戶側,特別是光纖到戶的用戶家庭內,我國現有光纖接入技術在標準、技術、產品實現、工程設計和實施上,還不適于光纖到戶的全面普及,許多光纖接入網絡建設時準入產品的質量、可靠性、適用性等方面還有很大的提升空間。因此,建議對于光纖接入最后100米,國家要在政策、項目和資金支持方面加大布局。通過政策引導,加強光纖接入用戶側相關技術、標準等方面的研究和創新,有關方面也需要進一步嚴格準入產品的質量和可靠性要求,在普及、強制城市新建筑內布放各類新型小彎曲半徑光纖方面加大落實力度,以及進一步普及光纖安全使用教育等。
(審核編輯: 小王子)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