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云存儲共享和同步不斷發展、各種智能終端全面普及,BYOD已經開始在各行各業中幫助企業打開“移動辦公之門”,今天比特網編輯將從當下傳統六大行業為讀者展示該領域中BYOD的應用情況。
1. 金融行業
從目前情況來看,金融行業已經走在企業移動領域的最前列。主要原因就是不斷涌現的成功案例讓以銀行、保險、證券為主的金融單位對BYOD信心十足。比如銀行卡掛失、密碼更改、賬務查詢、理財申請、基金贖買、客服服務、代理繳費用、網上支付等業務辦理,都可借助BYOD相關軟件和平臺(主要通過EMM實現)的移動智能終端設備實現隨時隨地、快捷辦理。
其實,金融行業也需要BYOD推動整個行業的發展。金融行業重點在于需要對各類客戶提供的優質服務,這就要求金融行業積極開展外部營銷、上門營銷,以不斷擴大客戶群體。所以客戶經理不僅要為部分高端客戶提供上門演示服務、分析服務,也需面向潛在群體客戶批量開展職場營銷,并借助移動終端系統演示,形象地將產品、理財方案、服務展示出來,而通過BYOD已證實了可以獲得更好的營銷效果。
2. 物流行業
隨著物流行業的深入發展,其業務規模的不斷擴大和客戶服務要求的提升都成為物流行業的全新挑戰。這些問題主要集中在:物件分揀、派送效率低下,分發訂單時操作復雜;庫存管理壓力大,物料盤點周期長等。而物流行業的這些問題最大的根源就在于工作效率低下,通過BYOD能很好的幫助物流行業解決這些煩惱。
在物流行業日常業務中,員工的工作場景面臨分散化和移動化的特點,分揀人員、運輸人員需要離開固定的工作場所,在物流現場使用移動化設備進行物流作業。由于客戶缺乏移動應用和專業設備,導致訂單人工分揀速度慢,耗時長,極大影響了作業效率。同時,在訂單周轉過程中,作業人員無法有效跟蹤訂單狀態,易發生貨物丟失等情況,降低了客戶滿意度。所以通過更加方便簡潔的BYOD工作方式成為解決問題關鍵。
3.醫療行業
無論是物聯網還是大數據,醫療行業一直是新技術、新應用最渴望成功的領域,BYOD也不例外。有數據顯示,大約69%醫院的醫護人員使用自己的設備,這是一個很明顯的BYOD趨勢。他們用自帶的移動設備進行流水線操作,提高病人的安全性并降低了用錯藥的風險,例如臨床醫生的手機不僅為個人使用,還用于臨床交流,甚至可以接入網絡查詢臨床參考資料,瀏覽社會媒體網站。
雖然因為種種原因,醫療行業并不提倡醫護人員使用個人智能手機,但這已成為了醫護人員工作流程的一部分。據了解,有相當一部分的醫護人員通常用手機對病人進行初期病情評估并記錄其生命特征。所以,醫療行業與其說不支持BYOD在該領域發展,不如說醫療行業其實是更需要一個綜合性管理策略來將移動設備的管理達到企業級水平,來消除后顧之憂。
4. 電信行業
當BYOD大行其道,越來越多的企業開始接受這項趨勢時,對于電信運營商,BYOD究竟意味著什么?其實,BYOD為運營商帶來了一個很好的機會——為他們企業客戶提供全面的企業移動管理服務。這同時也意味著運營商需要與一系列技術提供廠商合作,為不同的企業客戶提供恰當的解決方案以滿足他們的需求。
因為每個企業在BYOD趨勢下發展并不相同,一些組織已經具有相當成熟的移動政策,并希望開發和發布自己的應用程序,而另一些則在BYOD征途的開始階段,正在試圖通過尋找一個快速的移動設備管理方案來解決。究其根本,當BYOD成為企業必然方向之后,企業合同仍為運營商所掌握時,運營商應該轉變現在合同將基礎通信作為商品來銷售的模式,積極與第三方廠商聯合,抓住企業客戶的需求,并在基礎通信基礎上提供更多的價值。
5.教育行業
BYOD在醫療、金融、科技等行業普及,而教育行業也是其不可忽視的一部分。但在教育行業中BYOD是如何實現的? BYOD在教育行業應用面臨最大的問題就是現在流行的移動設備兩年之后可能就過時了,因此人們“當下”使用什么樣的設備很難預測。未來的教育將一定可以在所有的電腦上、筆記本或者平板電腦上學習,甚至手機都有可能。
更重要的是BYOD更多的意味著移動學習,因此許多指導原則都應用于移動設計。其普遍適用的原則就是簡潔性,在理想的情況下使用相應布局。每個幻燈片至多包含一個中心思想,盡量減少每個幻燈片所包含的信息。選擇更加廣泛的登錄環境,而非指定的某種設備;最好為所有的學員提供相同的學習體驗,而不是由于一小部分學員而使得其他人都難以理解學習內容。
6.制造行業
最后,在制造業的世界里,BYOD要發揮作用面臨的問題可能與上面5個傳統行業不盡相同。其中一個問題就是智能機應該是為消費者本身設計的設備,而不是為了辦公,這兩者有很大區別。而制造業BYOD最大的區別就是持久性,在家居環境中,一個人使用智能機的頻率約為一天一小時,這與嚴肅的辦公環境是非常不同的。但是辦公環境下的這些設備經常會被使用好幾個小時,而且經常會被很多人使用。輪班制的工廠更是需要好幾個人周而復始地使用這些設備。而有的設備,例如iPhone,我們不能更換電池,員工就不得不時而給它們充電,所以,這些設備并不適用于這種輪換式的工作和生產。
另外一個關于BYOD的問題就是產品生命周期,智能機總是在不斷更新、升級,這給它的安全問題的處理帶來了一定的困難。當然,更新后的智能機能夠兼容更多的應用程序,但是不容樂觀的是,其中的一些應用軟件與它的使用環境是沒有一點關系的,在工作環境下,像Facebook和ESPN這些應用依然能夠分散人們的注意力。
結語:
綜上BYOD在六大傳統行業中的實踐和案例,某一個行業要想實現BYOD,那么企業必須想辦法解決BYOD安全問題和其它風險管理設備所存在的相關問題,就像之前解決他們的個人電子郵件和USB驅動器的安全問題一樣。我們需要的BYOD是一個組合政策和一種發展模式,例如說技術的進步和員工教育的普及,而不能只進行單一的移動設備更新或者BYOD某一環節的實施,只有這樣,BYOD才會真正融入企業發展,而企業也會真正感受到BYOD帶來的全新變革。
(審核編輯: 小王子)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