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目前有二十座正常運作的核電站,有二十八座核電站正在修建之中,另外,至少有同樣數量的核電站正在規劃之中。在中國的新疆,廣東以及云南等地連續爆發恐怖襲擊事件之后 ,中國的核電部門是否考慮到如何應對可能出現的恐怖襲擊?
文章的作者弗朗索瓦丹如開門見山地寫道,中國當局越來越重視核安全問題,一方面是因為中國的核電站大部分都修建在人口密集的地區。另一方面也是受到海牙國際核安全峰會的啟發,再加上最近在中國多個地區發生恐怖事件。
文章回顧說,今年三月在海牙舉行的國際核安全峰會上,包括中國在內的十八個國家拒絕簽署由美國,荷蘭以及韓國領銜起草的增加核安全領域的合作和透明的協議書,這十八個國家中主要包括金磚四國,其中北京與莫斯科之間的聯盟似乎再度顯示了中俄聯合抗衡美國與歐盟的意愿。
然而,就在海牙峰會之后三個月,恐怖襲擊的威脅,如同兩年前日本東部大地震一樣,使當局不得不再度正視核安全問題。五月六月,中國的五大核能巨頭一致決定采取措施調高核安全標準并且改善對緊急核電事故的應對措施。五月中旬,中國當局公布新措施,將成立一個由三百名專家組成的應急小組,專門應對因突發事件而引發的核泄漏事故。新小組計劃明年在全國范圍內舉行核安全演練,演練的重點是在廣東。中國核工業集團公司科學技術委員會主任潘自強五月十四日在一次會議上表示,在未來幾年內,出于經濟以及安全原因,核電站更應該修建在中國的中部以及西部。
中國問題網站文章引述美國哈弗大學研究員張輝日前公布的一份研究報告指出,就在核能遭到全世界環保界人士質疑的時候,倘若中國,這個核能前景最看好的大國發生類似切爾諾貝利式的核災難,這將是對全球的核能工業的一大致命打擊。張輝在對中國核安全的研究報告中肯定中國在對核電站實體的安全保護上做出了巨大的努力,不過,他認為,應該從整體上更多地吸納科研工作者,技術人員,安全部門,以及政界人士。中國環境保護部副部長、國家核安全局局長李干杰指出,中國的各大核電站不僅安全標準各不相同,而且,都遠遠不足以應對有組織的帶有重型武器的恐怖分子的襲擊。
另外,文章鏈接了法國科技高級研究院IHEST 今年年初發表的一份標題為《中國核能的今天和明天》的研究報告,報告指出,由于政治以及外交上的原因,中國的核電站使用了法國,美國以及俄羅斯三個國家的核技術,這就從客觀上增加了協調安全標準的難度。
報告還指出,中國的核電行業,從原材料,到燃料棒,到最后的核廢料,都依賴國外。中國自身的鈾材料僅占全國所需的四分之一,新核電站的修建將增加中國的對外依賴。在核燃料提煉方面,俄羅斯2000年幫助中國修建了首家濃縮鈾工廠,之后,中國逐漸發展了自己的濃縮鈾提煉技術,從2013年二月開始,中國開始用自己的技術提煉濃縮鈾。
報告還透露說,到目前為止,中國核電站生產的核廢料都被儲藏在核電站內部,中國計劃在貴州省修建地下核廢料儲存庫,目前具體地點還有待于確定。地下儲存庫應該在2050年左右投入使用。
最后,中國問題網站文章指出,中國核電工業凝聚了中國與他國在經貿,外交以及技術保護等多個領域的利益糾紛,值得指出的是,為了制裁美國日前因指控竊取商業情報而對中國軍方五名軍官簽發逮捕令,北京決定暫時中止與美國有關購買八座第三代先進壓水堆電站的談判。而華盛頓的國際戰略研究中心幾個月前出臺的研究報告特別強調必須加強與中國在核安全領域的合作,指出采用第三代先進壓水堆技術的AP1000核電機組是全球最安全的核技術,他不需要任何人工的參與。
不過,文章也提醒說,雖然第三代壓水堆技術在安全方面有巨大的改善,但是,到目前為止,世界上還不存在百分之百安全的技術。
(法國的中國問題網站刊登文章,原標題:中國的核電站面臨安全挑戰)
(審核編輯: 小王子)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