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今,全球制造業正面臨著深刻的變革,德國提出“工業4.0”,美國提出“工業互聯網”概念,以及2015年李克強總理簽批以互聯網和制造業結合為亮點的《中國制造2025》,都無一不表明,物聯網作為工業4.0的關鍵技術,在工業4.0中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
在推進工業4.0的進程中,數據收集難、處理難、兼容難等問題讓工業互聯互通舉步不前。那么,如何準確有效的查找、發現及獲取核心數據成為工業互聯網關鍵之一。而標識服務通過異構識別、自動識別技術、注冊技術、查詢技術、發現技術等便能解決這些難題。標識服務,成為工業互聯網識別各種設備和資源的技術支撐,是實現對工業互聯網數據信息查詢、管理和控制的基礎。
物聯網標識管理公共服務平臺是由中國科學院計算機網絡信息中心牽頭,聯合工業和信息化部電子科學技術情報研究所、工業和信息化部電信研究院、中國物品編碼中心,共同建設的全國唯一的物聯網標識平臺,提供物聯網異構標識的統一管理和服務。目前,在我國共建設了5個根節點,Ecode、Handle、CID三個標識體系子平臺,物聯網標識注冊量超過6.8億個,累計解析總量已超過7.5億次。
2月20-21日,由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和工業互聯網產業聯盟主辦的2017工業互聯網峰會和工業互聯網聯盟會員大會在北京國際會議中心召開,工信部部長苗圩、副部長陳肇雄、中央網絡安全和信息化領導小組辦公室副主任莊榮文等領導出席了峰會并致辭。在致辭中領導們多次強調了標識技術在工業互聯網的重要支撐作用。此外,苗部長還指出,“工業互聯網為標識解析、IPv6、移動通信等網絡基礎能力升級發展帶來了新契機,為云計算、物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術應用提供了新的空間,為工業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的發展提供了新的動力。”由此可見,標識服務必將成為工業互聯網的重要基礎設施,中樞神經系統。
為此,工業互聯網聯盟專門成立標識特設組,中科院計算機網絡信息中心也成為了標識特設組副組長單位。此外,峰會還專門設立了標識集成及應用分論壇,由標識特設組組織,邀請了國內從事標識領域的專家分享了標識在工業互聯網中的應用,旨在為工業企業提供基于標識服務的工業互聯網應用案例和參考。
中科院計算機網絡信息中心物聯網實驗室常務副主任田野應邀參加的分論壇并做了題為“標識服務與工業互聯網”的專題報告。報告指出,作為國家級唯一的物聯網標識平臺,物聯網標識管理公共服務平臺一直致力于解決物聯網各行業應用領域的互聯互通問題,尤其是制造業發展過程中“存在多種異構標識編碼體系”無法實現“互聯互通”的問題,基于平臺的標識服務在供應鏈管理、工業設備/產品運行狀態遠程監控、智能制造與全生命周期管理等常見的工業場景中發揮重要作用,從而促進工業轉型升級過程中的工業化、信息化、智能化發展。
物聯網標識管理公共服務平臺現已與海爾集團等龍頭企業合作,開展技術研發與示范應用建設,推動標識體系在工業互聯網中的集成創新應用?!昂栔悄芑ヂ摴S標識解析系統集成創新應用”項目是中科院計算機網絡信息中心與海爾集團聯合申報的2016年工業轉型升級(中國制造2025) 項目,旨在實現標識服務與海爾智能互聯工廠的深度集成與應用創新,在標識兼容統一管理、標識服務與生產系統的集成應用、標識服務與工業產品全生命周期管理上助力工業轉型升級。
此外,物聯網標識管理公共服務平臺還在聯盟積極推動“基于異構標識服務的智能產品全生命周期追溯試驗驗證平臺”實驗床建設,探索異構標識服務體系在工業互聯網應用場景中的統一管理和服務,為標識服務與工業互聯網應用的深度整合提供寶貴經驗。
田野介紹標識服務在工業互聯網上的應用場景
(審核編輯: 林靜)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