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一家名為“信誰科技”的財經信息服務平臺正式亮相。平臺運用大數據搜索和語義分析等人工智能技術,把數千位財經名嘴大V、基金經理和分析師等人近幾年公開發表過的投資預測觀點和言論“一網打盡”,然后按照其預測的正確率,自動進行篩選和評級,最終為每一個人的“言值”打分。
不同于慣常的靠“拉票”刷排名的各種榜單,這套基于人工智能的評級系統并沒有“人情”可講,一切用數據說話。簡單說,普通投資者可以根據“言值”,判斷到底該信誰。
此舉在業內刮起一股小旋風。
要跟著“言值”高的人做投資
信誰科技的兩位創始人劉健和袁峰,并不是第一次創業。他們曾在嘉實財富投資的一家互聯網科技公司分別出任CEO和COO,有著令人艷羨的職位和高薪,在旁人看來,他們并不怎么缺錢。
“總想做一件有點情懷的事情。”劉健是個地地道道的理工男,畢業于中國科技大學計算機專業,大學期間就曾參與“大規模并行計算”的973國家重點項目,為深交所做異常交易的監察,簡單說,就是要從一年幾十億筆交易中,找出可疑的數據。
用技術讓市場變得更公平的信念,像一粒種子植入劉健心中。畢業進入嘉實集團后,他直接參與了人工智能等技術類項目,笑稱自己是“在金融圈里最懂科技的,在科技圈里最懂金融的”。
就是這樣一位科技圈和金融圈的跨界牛人,也照樣在投資決策中摔過跟頭。
10年前,劉健用積蓄在北京買了第一套房,手里還剩些錢,“投”到哪兒?有人建議他買房,可他恰好聽了一位財經界大咖的演講并對其建議深信不疑,于是把剩下的錢全都投到當時熱火朝天的股市當中,結果損失慘重。
第二次是在2015年6月,A股在瘋漲到5000點后一路狂跌。當大盤指數在4500點時,有人勸劉健及時清倉,但他又聽信圈內傳聞說國家即將持股救市的消息,在大盤指數迅速跌到3000點時,劉健只能忍痛割肉。
兩次付出大量真金白銀的代價,讓這個理工男反思許久,他總結自己錯在聽信了錯誤的投資建議,“當時就是認為,既然自己不懂投資,那么就找比自己更專業的人,跟著他投。”
這個道理聽起來沒錯,然而一個當時被他忽略的事實是,市面上充斥著形形色色的財經專家,給出的建議也各各不同,而對于一個普通投資者來說,根本無法分辨各種言論的準確性。
能不能用科學的辦法,找到那些說話更靠譜,對未來更有把握能力的人?劉健想到了自己一直在研究的人工智能技術。
他設想,能不能用先進的數據搜索技術和語義分析技術,給財經圈那些專家大V、分析師等意見領袖建立一套“言值”系統,通過抓取其歷史言論準確率為其“言值”從0~10來打分,“跟著高 言值 的人投資,賺錢的幾率顯然會大很多”。
然而,關于 “市場是否可以預測”的探討隨即出現。劉健聽到不同的聲音,一位自己多年的好友也提出質疑,“一個人曾經正確并不說明將來也正確,也許只是運氣好。”這位好友甚至拿出用經濟學中“扔硬幣”理論來駁斥劉健:假如一個人不停地扔硬幣,即使前10次全部都是正面,第11次也有可能是反面,因為正確的概率是50%。
劉健決定用數據來說話。他抓取了2012~2013年和2014~2015年積累的30多萬份分析師推薦股票的研報,把這些分析師前兩年和后兩年的準確率分別進行對比。最終的驗證讓劉健心里一顆石頭落了地:在前兩年言論準確率高的分析師,果然在后期的表現依然優秀。
讓小投資者也享受高門檻金融信息服務
一直以來,最精準的信息和分析都是稀缺資源,只有少數機構或個人花費高昂代價才有權享用。而“信誰科技”做的,就是打破這道信息的高墻,通過技術建立一套全新的解析機制,讓普通投資者也能享有原本高門檻、高成本的金融信息服務。
為了更簡單易懂地推介自己,“信誰科技”把自己比喻成財經界的“今日頭條+大眾點評”。除了發布有據可查的“言值”榜單,也建立言論信用體系,鼓勵用戶理性參與評價,一起讓“假專家、大忽悠”無所遁形。
去年12月,“信誰科技”發布了第一次“言值”榜單,在業界引起不小的震動。這一次,完成評分的是一套人工智能系統,其中,人只充當系統的“助手”。在此之前,一些在圈內很有影響的榜單都是靠人工投票產生的排名,“很難說里面摻雜了多少熟人關系、資源置換等主觀因素。”
而“信誰科技”不相信任何投票,只看你推薦的股票到底漲沒漲。依靠人工智能技術,“信誰科技”收集并“讀懂”了所有股票方向基金經理任職以來管理的全部基金業績數據,“看的就是你戰勝市場的能力”。
“信誰科技”的人工智能系統始終在不間斷地抓取、分析、量化來自市場的一切信息和數據。目前,已經實現了智能分類環節的準確率90%,部分文章也通過機器學習實現自動化表達,“對文章數據的實時篩選、分類和量化表達,依舊是技術難點。”劉健舉例說,很多財經專家對市場的預測往往使用很含蓄的文字,“比如說 明天又是一片艷陽天! 這種表達機器是完全讀不懂的,必須要人工輔助來分析”。
最終按照“管理能力”“賺錢能力”“穩定正收益”等指標,出爐了基金經理榜單和券商分析師榜單。劉健注意到,綜合能力最佳的前3位基金經理過去幾年的表現,不僅戰勝基準能力強、年回報高,且絕大多數季度均取得正回報,個別季度稍有虧損也能在半年內追回。
“我們做的這件事,一定是對整個行業都有價值的。”劉健說,好的分析師,一定是把主要精力放在一線,譬如去公司調研、了解董秘等諸多問題,而不是只去搞關系、拉投票。
“言值”榜單,只是“信誰科技”打出的第一張牌。劉健和袁峰的目標,是把“信誰科技”平臺龐大的數據產生的衍生價值為普通投資者所用,如大V風向訂閱可以實時了解靠譜大V對后市的觀點變化等深度信息,以及投顧服務和資產管理服務等。
“讓真正最聰明的大腦,給你提供最靠譜的建議。”從而凈化投資輿論環境,真正讓普通投資者受益。
(審核編輯: 林靜)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