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浙江紹興柯橋區688個雨水窨井蓋插上了“智慧翅膀”,出現移位、破損的窨井蓋會主動“呼叫”巡檢員前來處理問題。據悉,這是布滿傳感器的智能監測系統在發揮功能。
2月8日下午,位于柯橋區山陰路與小佐路交叉口附近的一個工廠的工人,私自向雨水窨井里排水。收到報警聲之后,區建設局市政管理處馬上派出巡檢人員。10多分鐘后,巡檢人員趕到現場,迅速進行了處理。
如此迅速反應正是得益于柯橋區市政系統率先在全市采用雨水窨井蓋智能監測系統。有關人員向記者解釋,監測設備由兩部分構成:若干個裝有感應器的小黑盒、一個電腦監控平臺。小黑盒固定在窨井壁上,感應器頂端接觸窨井蓋。一旦窨井蓋偏移位置超過3~5厘米,感應器就會給監控平臺發警報,通知巡檢人員前來處理。
據了解,過去全區8名巡查員管理2萬個雨水窨井蓋,處理問題窨井蓋時要相對被動。巡檢人員即便每天巡查,也無法第一時間發現破損井蓋。自從今年1月份該系統正式投入運營以來,大大提高了問題窨井蓋的處置效率。
有關人員向記者表示,目前人員和系統的配合度越來越高,2月份以來,平均每日處理問題窨井蓋大約3-5起。目前,巡檢人員能做到20分鐘內趕到問題窨井蓋處,30分鐘內處理完畢。
據了解,首批會“報警”的窨井蓋位于金柯橋大道、群賢路、笛揚路等柯橋城區主要道路,待系統成熟后,將在柯橋全區推廣。
(審核編輯: 林靜)
聲明:除特別說明之外,新聞內容及圖片均來自網絡及各大主流媒體。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認為內容侵權,請聯系我們刪除。
分享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