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土木設備工程車出名的小松制作所(Komatsu),現在也開始推動物聯網(IoT)技術事業KOM-MICS,透過工具機與工程車各處安裝的傳感器,經過云端分析讓設備的現狀能一目了然,目標是讓合作廠商在2022年使用的工程設備臺數減半,借此降低經營維修成本。
小松提供工程車的物聯網服務,提高工程車應用效能。法新社
此一目標乍聽之下對合作廠商有利,但卻會影響自己的設備出貨量;但是利用物聯網監測工程設備現況,可以依照需求提高性能或拉長使用壽命,等于在不修改工程設備設計,而僅靠物聯網技術的情況下,明顯提高工程設備性能,以及減低維修零件與工時需求,對小松的業績仍有正面幫助。
對于運作時受力很大的怪手或工程卡車,為了避免工作過程中損壞,影響工作進度甚至造成人員財物損傷,通常都會設定相當高的安全系數,但這等于設備有不少呆重,且無法發揮最大效果,拉長工時。
而KOM-MICS就是把所有加入系統的工程設備數據,包括上次維修后的使用時數,受力狀況,結構評估等各種數據,自動做成簡易的圖表,呈現在平板計算機上,讓用戶可以立即看出這臺機器的上限,據以決定要提高輸出加速工程進度,或者是減低輸出拉長使用壽命,提高設備使用效率。
KOM-MICS從2015年開始測試,目前已應用在160個日本國內的合作企業中,預計到2017年3月底,這些企業內共有500臺工程設備將搭配平板計算機,大幅提高應用效能;另外這套系統也準備對外銷售,提高合作廠商的運作效率,甚至進一步提供故障預測服務,避免廠商設備故障浪費工時。
小松相關人員表示,過去發生設備故障時,都需要從約100頁的數據文件中,用人力慢慢分析,找出問題所在,現在只要拿平板計算機出來調數據,馬上就能找到關鍵。
目前物聯網應用開始普及,但大部分仍局限在零組件大廠如電裝(Denso)內部,對中小企業提供服務的范例仍難得一見,重型工程設備的相關服務更少,小松的KOM-MICS在這方面算是日本業界的領頭羊,后續動態值得注意。
(審核編輯: 林靜)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