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為上臺發言介紹工作的唯一地級市代表,佛山市委副書記、代市長朱偉在近日召開的2016年全國經濟體制改革工作會議上,向全國展示佛山的發展思路。一天后,“制造強國 佛山探路——中國制造2025對話世界新工業革命”跨國調研組從佛山出發,再次開啟向世界先進國家問策之旅。
由佛山市政府、南方日報記者及企業家代表共同組成的調研組兵分兩路走向美國、德國、瑞士等世界制造強國,在全球視野下,為佛山制造確立坐標、尋找路徑。
2015年底,佛山首次提出了“十三五”五大領域的新定位構想,明確提出打造中國制造業一線城市的目標;今年2月4日,國務院發布2015年大督查情況通報,佛山憑借在“互聯網+智能制造”方面的努力,成為全國14個被點名表揚城市中唯一的廣東“代表”;在2016年全國經濟體制改革工作會議上,朱偉以“再造傳統產業發展新優勢”為主題介紹佛山經驗,成為會上唯一一位發言介紹地方經驗的地級市代表。
帶著為佛山制造業轉型升級探路的使命,“制造強國、佛山探路——中國制造2025對話世界新工業革命”跨國大調研活動將橫跨三大洲五個國家,走向德國、美國、日本、以色列、瑞士等制造強國的一線現場。此次調研活動由佛山市人民政府、南方報業傳媒集團主辦,佛山市經濟和信息化局、南方日報社承辦,華制智能制造技術有限公司協辦。
今年1月以來,南方日報調研組走進“創業國度”以色列,帶著佛山關切的產業轉型、創新發展、金融科技產業融合等問題,深入采訪以色列的知名企業、高校、孵化器,對話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羅伯特·奧曼教授等重量級專家,探尋以色列在全球新工業革命浪潮下的技術創新、風險投資及人力資本培育等方面的成功經驗。
隨后,南方日報調研組馬不停蹄地趕赴日本,在參議院對話日本經濟產業省制造產業局、通商政策局等6個部門的10多名負責人,深入到高度自動化的汽車發動機廠一線,參訪CYBERDYNE株式會社、愛知縣機器人產業推進協會,直擊日本在全球新工業革命浪潮中的技術變革和發展動向。
現在,以美洲、歐洲為對標目標,跨國大調研將掀起新一輪高潮。
“我去過美國很多次,美國人民的創新機制與創新精神留給我很深的印象。越來越多的科技英雄的涌現與消亡,都對推動美國的科技進步作出了貢獻。”華為創始人兼總裁任正非曾撰文這樣描述美國的創新。為探尋美國的創新密碼,本次跨國調研組飛赴大洋彼岸開展為期一周的深入采訪,走進波音、思科、微軟、亞馬遜等知名企業,對話眾多在大數據、工業互聯網、虛擬現實等前沿領域的資深專家。
年銷售收入不超過10億美元,在細分領域市場份額占世界第一或第二,1300多家這樣的“隱形冠軍”公司撐起了德國制造的脊梁。“對標德國”的佛山制造,可以從中汲取怎樣的經驗與智慧?帶著疑問,跨國調研組深度走訪法蘭克福、漢諾威、斯圖加特和慕尼黑等德國重點城市,走訪知名企業和具有代表性的中小企業,走進慕尼黑工業大學、弗朗恩霍夫協會等大學和機構,探尋工業4.0的未來。調研組還將走進瑞士,重點考察鐘表城,領略百年企業背后的工匠精神。
一場中國制造與美國創新、德國工業4.0的隔空對話,一場面向未來的追趕,正在路上。
(審核編輯: 智匯小蟹)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