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動汽車資源網了解到,工信部4月4日發布《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推薦車型目錄(2018年第3批)》,共包括94戶企業的304個車型。經電動汽車資源網統計,304個新能源車型中乘用車有49個,客車有144個,專用車有111個。
以下,電動汽車資源網將從車企、電池電機企業、續航里程、能量密度等幾方面對111個新能源專用車產品做進一步分析。
90%以上符合補貼新政要求 高能量密度與長續航成標配
經電動汽車資源網統計,111個新能源專用車產品由物流車、環衛車、售貨車等其他用途專用車構成。其中物流車96款,占比86%;環衛車13款,占比12%;其他用途專用車2款,占比2%。
按照2018年補貼政策中對新能源專用車的技術要求,本批目錄內僅數款車型因電池能量密度偏低,Ekg偏高而不達標。如不進行技術升級,將無法按照新政策進行補貼。當然,這并不影響正常生產銷售。
據電動汽車資源網統計,111個新能源專用車中51款標注了工況續航,60款標注的是等速續航。從數據來看,續航里程250公里似乎成了底線,高續航是企業努力的方向。
48家新能源專用車企業進入推薦目錄
車企方面,111個新能源專用車來自48家生產企業,數量最多的車企有東風汽車、東風集團、上汽大通、宇通重工,均有7個車型;吉利商用車和一汽解放青島均有6個車型;成都大運、奇瑞商用車、陜西通家均有4個車型。
另外還有成都雅駿、玖發專用車、南京金龍、北汽福田、北京汽車、昌河汽車、成功汽車、申龍客車、重慶瑞馳、新龍馬、柳州五菱、江淮汽車等數十家車企進入推薦目錄。
第3批推薦目錄新能源專用車配套電池與電機企業分析
事實再次印證,在新能源專用車領域,磷酸鐵鋰與三元鋰兩分天下。當然,此次采用三元鋰的超過磷酸鐵鋰,也有部分采用錳酸鋰。
經電動汽車資源網統計,寧德時代配套產品數位居第一,合作的大車企有成都大運、吉利商用車、上汽大通、一汽解放、宇通重工等;其次是北京國能,11個車型選用其電池產品,合作車企有南京金龍、奇瑞商用車、一汽解放等;力神電池、鵬輝能源、億緯鋰能配套數并列第三,均有6個車型;中航鋰電、中信國安盟固利、桑頓新能源、星恒電源配套數并列第四。
就電池(含總成)企業而言,客戶的質量比數量重要的多,因為盡管配套數和合作車企少,但如果合作車企的體量大,實際也掌握了非常重要的市場份額。對電機等其他配件企業而言亦是如此。
據電動汽車資源網統計數據,第3批推薦目錄內的新能源專用車主要采用永磁同步電機,占比高達89%。由44家電機企業提供配套,主要有精進電動、宇通客車、吉利商用車、北汽新能源、蘇州眾聯能創、成都雅駿、蘇州綠控、長沙威康動力等企業。
附:2018年第3批推薦目錄·新能源專用車配套信息表
(審核編輯: 智匯張瑜)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