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日,圓滿完成2018年綜合海試A航段任務的“大洋一號”船搭載著72名科考隊員和船員,停靠廈門現代碼頭。
據介紹,在本航段,船載的我國自主研發的“海龍”系列潛水器共計完成8次下潛,其中,“海龍Ⅲ”潛水器下潛5次,完成4500米級深潛試驗;“海龍11000”潛水器下潛3次,完成3000米級下潛試驗,均取得重要突破。全面測試了航行控制、取樣作業、水聲通信等功能,潛水器運行狀態良好,各項參數達到設計標準,獲得的相關試驗數據與操作經驗,將極大地推動“海龍”系列潛水器的發展,為其最終的業務化運行奠定良好基礎,進一步提升我國深海科考的作業能力和效率。
同時,科考隊還在西太平洋“雙十字”區域,先后完成了CTD(溫鹽深儀)采水、浮游生物拖網、近底錨系觀測系統布放等調查作業,獲取大量豐富的樣品和數據,為進一步揭示該海域溫鹽、環流等水文特征,以及深海生物多樣性特征等提供了支撐。這是“大洋一號”船2016年大修改裝后首次執行綜合海試任務,全程航行3605海里,開啟動力定位15次,船舶運行效能得到了全面檢驗,信息智能化水平不斷提升,調查作業水平和能力大幅提高。
據悉,3月20日,“大洋一號”船從青島起航,開始執行中國大洋協會組織的2018年綜合海試A航段任務,歷時23天。停靠廈門期間,科考隊將進行為期3天的物資補給和人員輪換。按照計劃,“大洋一號”船將于4月15日再次起航,奔赴南海執行綜合海試B航段任務。
(審核編輯: 智匯小新)
聲明:除特別說明之外,新聞內容及圖片均來自網絡及各大主流媒體。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認為內容侵權,請聯系我們刪除。
分享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