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曾經的S1、S2、S3、S4已經離我們遠去,全新的200、400、600、800來到我們面前,我們有必要完整地、系統地來重新認識一下高通驍龍。在聯發科一套全網LTE、八核等組合拳的攻勢下,高通只能將尚未就緒的項目搬到臺前,比如驍龍800系列的驍龍808、810。比起正在大賣熱賣的MT6592來說,這兩款要等到2015年上半年才能正式商用的芯片顯得那么遙不可及。不過對于這話不能以偏概全,已經相對成熟的“真8核”不過是Cortex-A7內核的產品,而看似遙不可及的新驍龍,已經上升到了Cortex-A53、Cortex-A57的程度,并且64位運算、Octa八核面面俱到。所以說,看起來,目前市場上聯發科已經和高通分別在低端和高端市場平分秋色,但實際上高通的部署更寬更遠。
高通驍龍處理器
忘了曾經的驍龍,我們來一起擁抱全新的驍龍吧,雖然眼下驍龍的型號劃分確實相當復雜。大體上分為驍龍200、400、600、800四個大系列,但實際上除驍龍200之外,每個系列又細分為不同定位、不同領域的產品。還有一點需要說明的是,我們通常習慣把某款手機所采用的CPU簡稱為驍龍x00,但實際上驍龍x00并不僅僅包括AP、還有CP、Modem、GPU、DSP、藍牙、網絡連接等等許多的整合,今天我們暫且先只聊AP、應用處理器,也就是俗稱的手機CPU。
驍龍200:入門認準8225Q/8625Q
既然驍龍200劃分最簡單,我們就先來看看驍龍200。手機CPU發展到今天,驍龍200充其量也就是個入門的水平,但這個入門的水平卻并不低端,從表格中我們明顯可以看到這些參數都是眼下的主流配置。高通的想法應該其實很簡單,滿足日常應用,保證性能功耗平衡,做到全面的網絡支持,這些就足夠了。但為什么低至699、799元的智能手機,還是會選擇MTK的解決方案呢,我想這可能和高通的合作門檻相對高一些有關系吧。
高通驍龍200系列
驍龍200:8225Q和8625Q分別對應WCDMA與CDMA2000EVDO兩個網絡,這兩款芯片應該算是該系列的主打產品了。如果非高通不買、又不愿意花太多錢的話,認準這兩顆CPU就可以了。
驍龍400:14款芯片占據主流消費
你可能認為驍龍600是曾經的旗艦產品,因為那個時候還沒有驍龍800,APQ8064就代表了驍龍的最強水準。但現在情況變了,高通已經將主流消費市場交給了驍龍400,在性能足夠的前提下,全面的網絡覆蓋是驍龍400系列的殺手锏。
高通驍龍400系列
從雙核到四核、從Krait到Cortex-A7、從移動TD-SCDMA到4GLTE再到雙卡雙待雙通、從雙頻WiFi到藍牙4.0、從1080p到千萬像素拍照,可以說高通已經把中低端主流消費市場的核心需求研究得非常透徹了,硬件配置足夠應付日常使用,全面的網絡支持又可以滿足運營商的定制需求。再加上支持64位運算、Cortex-A53內核的驍龍410,高通已經為未來幾年主流消費群體的使用需求做好了準備。
驍龍400:全面的網絡覆蓋是無可匹敵的優勢,該系列芯片完全可以滿足流暢的使用需求。
驍龍600:全面普及64位中高端市場
相比曾經的驍龍600,高通對其進行了“減法”瘦身,該系列可以認為是高通鞏固中高端消費人群,并且希望通過全新的驍龍600做橫向的延展所作出的努力。首先,驍龍600系列相比驍龍400來說,性能已經大幅提升,但由于之前沒有基帶的整合,所以全新升級后的驍龍610、驍龍615可以說具備非常強的競爭力。
高通驍龍600系列
驍龍602A的用武之地
首先是全面覆蓋的網絡支持,其次是全面革新的處理器內核,同時還引入了64位運算與Octa八核。如果我預計沒有錯的話,未來2500-3000元左右價位段的智能手機,將全面采用高通驍龍600系列的解決方案。驍龍400+驍龍600,高通應該能沒有懸念地統治70%-80%的智能手機市場,最后剩下的頂尖玩家,就交給驍龍800吧。
驍龍600:高通已經全面引入了Cortex-A53內核,消耗大量人力、財力的Krait留給驍龍800御用。
驍龍800:高通已經在高端走得很遠
關于驍龍800,因為有很多產品接二連三地發布,所以驍龍800、驍龍801也已經和高端、旗艦聯系在了一起。但由于驍龍800系列的劃分有些復雜,尤其是驍龍800、驍龍801兩個細分之間又有些模糊,所以今天就來一并解釋清楚。
驍龍800系列對應的內部型號為MSM8974,它分為兩個不同的芯片版本:v2和v3。驍龍800v2又包括3個不同的版本:VV、AA和AB。三款MSM8974v2版本之間的差別是CPU和GPU的頻率不同。隨著時間的推移,對一個既定的工藝可能做一些改進,于是MSM8974v3誕生了。與v2一樣,v3也提供三個不同的版本,在CPU、GPU和ISP運行頻率方面也都有所提高。驍龍801也是目前智能手機中所使用的,最強悍、最完整的芯片解決方案。
驍龍800/801型號細分
同時我們也注意到,驍龍805的芯片型號很怪異,而驍龍808、810甚至連具體的芯片型號都還沒最終確定,所以這也印證了我在文章開頭的那番話。不過,實話實說,高通做的Octa、全新的20nm工藝、全新的Adreno圖形處理能力、強勁的LTEcat6網絡、以及4K顯示,確實讓人相當激動。
高通驍龍800系列
驍龍801:8974v3的所有版本都采用驍龍801命名,增加了對eMMC5.0和硬件雙卡雙通的支持,而8974v2的所有版本則屬于驍龍800。
對于全新的高通驍龍,我們應該明確如下幾個要點:
①Cortex-A53內核:驍龍410、驍龍610/615、驍龍808/810
②64位運算:驍龍410、驍龍610/615、驍龍808/810
③20nm工藝制程:驍龍808/810
④六核:驍龍808
⑤Octa八核:驍龍615、驍龍810
⑥4K:驍龍800/801/805/808/810
(審核編輯: Doris)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