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致力于構建萬物互聯的智能世界,希望讓每個人、每個家庭、每個組織獲益,都能享受數字化、智能化在生活、工作、學習、健康等各個方面帶來的價值。”
4月17日,華為輪值董事長徐直軍在2018華為全球分析師大會上,首次全面解讀華為新愿景。他說:“華為作為一家有追求、有理想的公司,作為一家希望成為偉大公司的公司,立志為整個人類的發展做出貢獻。”
華為田輪值董事長 徐直軍
去年12月,華為重新確立了公司的愿景和使命:把數字世界帶入每個人,每個家庭,每個組織,構建萬物互聯的智能世界。而此次分析師大會上,是華為首次全面解讀新愿景。
新時代,華為需要新愿意和使命
當前,快速變化的世界已經深刻影響到每一個人、每一個家庭和每一個組織,給他們帶來創新的體驗和效率的提升,以及學習、生活和工作等各個方面的便利。但是從全球來看,并不是所有的人,所有的家庭和組織都已經能夠享受到這些。
首先,從個人的角度看,全球智能手機保有量已達38億,但仍然有50億人沒有智能手機。全球超過40億人沒有被移動網絡覆蓋,已經覆蓋的移動用戶中還有40%沒有使用移動寬帶。另外,可穿戴、車聯網、AR/VR等很多創新的技術和產品,還沒有被廣泛的采用。
其次,從家庭的角度看,全球只有40%的家庭被寬帶覆蓋,千兆寬帶的覆蓋率甚至不到1%;家庭中的多數設備還沒有被連接;另外,智慧家庭的解決方案還相當不成熟,智能機器人的普及率只有1.5%,并且大部分機器人只能掃掃地,遠遠滿足不了大家期待的機器人護理等需求。
第三,從組織的角度看,數字化能夠讓組織更高效,創新更迅速,但是不同行業之間數字化水平的差距相當大,大部分行業的數字化水平仍然很低,尤其是傳統行業。首先,全球來看,面向企業的網絡基礎設施水平參差不齊,90%的企業專線帶寬低于10兆,這個帶寬很難支持企業的數字化和業務云化部署。其次,大部分企業只有辦公網絡,沒有把生產網絡、產品、客戶有機連接起來,更談不上數字化生產、智能制造,也談不上數字化的銷售、服務和營銷。
“我們已經看到了數字化,智能化帶來的實實在在的好處,同時,我們也看到了面臨的差距和挑戰。其實差距和挑戰也是我們整個行業的機會。”徐直軍說。
面向個人場景,華為將持續投資智能終端,提升每個人的工作、生活和運動的體驗,把數字世界帶入每一個人。
面向家庭情景,華為將持續投資寬帶和家庭網絡等方案,讓人們能夠通過家里的智能終端,觸及到整個數字世界,體驗到數字世界帶來的健康、娛樂和生活方面的便利,把數字世界帶入每一個家庭。
面向組織場景,華為將投資網絡、云計算、大數據、IOT等,持續推進和提升整個行業的數字化水平,讓所有的企業和政府都實現數字化、智能化,把數字世界帶入每一個組織。
“華為將持續投資,連接一切未連接,通過人工智能讓數字世界和物理世界渾然一體,激發潛能,孕育智慧,構建萬物互聯的智能世界。”
人工智能如何使能華為
當前,人工智能正以前所未有的力量影響著各行各業。“構建萬物互聯的智能世界”新愿景下的華為,將如何進一步擁抱人工智能技術呢?
據介紹,對于人工智能,華為的基本定位是使能技術,即把人工智能技術引入華為的智能終端、云和網絡,使得解決方案更具競爭力,帶給客戶更多體驗提升和商業價值。
在網絡方面,華為正在把AI注入到SoftCOM的架構和解決方案中,形成新一代的架構創新,稱之為SoftCOM AI。通過SoftCOM AI,將構建一個“自動駕駛、永無故障”的網絡,用架構性的創新,從根本上解決電信產業的結構性問題,實現電信網絡的自動、自治、自愈、自優,從而大幅度提升網絡的利用率和運維效率。
在手機領域,華為強調要從智能手機走向智慧手機,并一直在努力嘗試。2016年12月華為發布了一款帶部分智慧功能的手機;2017年華為發布了內置NPU的手機芯片麒麟970,并應用在之后發布的所有旗艦機型上,從Mate10到最近發布的P20。實現了讓手機更“懂你”,并擁有了更強大的視覺、聽覺和觸覺,大幅提升了手機在拍照、語音處理等方面的體驗。
在云方面,2016年華為正式發布了華為云,2017年整合公司所有面向云的資源,成立了Cloud BU。Cloud BU的使命就是做政府和企業數字化的“黑土地”,打造真正的云平臺。同時,華為希望所有的合作伙伴在華為云上開發、部署各種應用,解決政府和企業在數字化、智能化過程中面臨的問題。在華為云上引入人工智能技術服務,打造了企業智能EI平臺。通過EI平臺,可以讓所有的企業和政府在使用人工智能打造各種各樣的產品和服務時更簡單,更便捷,實現效率的提升和價值的創造。
徐直軍透露,將在今年十月上海舉行的華為全聯接大會上正式發布華為公司人工智能發展戰略,以及全棧、全場景的人工智能解決方案。
未來十年繼續保持年均銷售收入15%的研發投入
研發方面的高投入是華為的一大特點,也是華為迄今一直保持高速增長的源動力。
“預計未來十年會保持每年基于銷售收入15%左右的持續研發投入,來支持華為以創新驅動未來發展的戰略。”徐直軍說。
據介紹,2017年,華為研發費用投入897億人民幣,占收入的比例為14.9%。而從2008年到2017年共十年間,華為累計研發投入達到驚人的3940億人民幣。
不久前的3月30日,華為公布了2017年年報。2017年,華為整體收入達到6036億元人民幣,相比2016年增長15.7%,五年復合增長率26%;凈利潤475億元人民幣,五年復合增長23%;經營活動現金流復合增長為44%,達963億元人民幣。
“面向未來,基于確定的愿景和使命,華為聚焦ICT基礎設施和智能終端,立志做智能社會的開拓者,全面引入人工智能技術,從云、管、端各個層面提升產品解決方案的競爭力,為客戶提供更好的體驗。”徐直軍表示。
(審核編輯: 智匯小新)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