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在智能制造領域下注,誰就可能贏得《中國制造2025》的最大商機。如何從產業層面推進中國制造業的轉型升級?如何做到工廠設備的“互聯互通”與大數據操控,進而實現智能化?在近日由中國企業家俱樂部主辦、山東省經信委和濟南市政府聯合主辦的2016中國綠公司年會上,智能制造引起了與會嘉賓的熱烈探討。
智能制造不可或缺的因素
解決產能過剩、需求不正等問題,需要依靠創新。中國企業未來一定要跟上智能、互聯網、物聯網等時代的步伐,工業企業也不例外。
遠東控股集團董事局主席蔣錫培認為,工業企業要想有更好的未來,必須研究技術是否跟全球同步、是否領先、標桿是什么、如何去趕超、如何吸引全球的人才、怎么擁有更好的產品品質等。從這個角度看,現在中國很多工業企業還不具備這樣的條件。
“企業要想不被淘汰,需要控制好發展的風險,如法律風險、現金流不能出問題、用好關鍵人才等。而‘互聯網+工業’是整個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的一個基礎,特別是智能化。”蔣錫培說。
談到正處在風口上的“互聯網+工業”,作為生物識別行業的代表,北京天誠盛業科技有限公司創始人兼CEO周軍有自己的冷靜思考。在他看來,“互聯網+工業”在某種程度上等同于智能制造。而大數據、機器視覺和人工智能則是智能制造中不可或缺的三個因素。
與國外大部分生物識別應用均集中在政府、公共服務領域的重大型項目相比,國內生物識別市場超過90%均是小型商業部門應用。周軍認為,生物識別是連通人工智能和現實世界的重要橋梁,新技術、新模式、新場景能夠加快催化生物識別商業化進程,未來的市場潛力巨大。
“未來國內生物識別產業將會實現均衡發展。指紋識別技術一家獨大的局面將被打破,語音識別、人臉識別、虹膜識別等多種生物識別技術將會獲得更多認可和應用拓展,呈現百花齊放、協同發展的盛況;而隨著信息安全問題的日益突出,市場需求也會日益強烈,通過多模態識別(采用兩種或兩種以上的生物識別技術,如指紋與人臉識別搭配,指紋、人臉再加虹膜識別等)進一步確保信息安全將成為未來發展的大趨勢。”周軍說。
不過,周軍提醒,盡管當前智能制造很熱,但工業需要專業性的技術,和國外發達國家相比,中國目前的工業基礎還稍顯薄弱,產能過剩,沒有高附加值的產品,這或許會在一定程度上阻礙工業智能制造的發展。
做好頂層設計和分步實施
“‘互聯網+工業’是中國企業也包括國外企業與時俱進必須要走的一條路。而智能制造是中國企業必須要跨上的一個臺階。”同方股份有限公司總裁范新說,在過去很長時間里,中國的加工制造業主要是依靠人力資源成本低的優勢,特別是那些低附加值的來料加工等,制造業更多是偏于傳統,還有很多落后的地方。當以智能制造為代表的產業升級來臨時,如果我們不去提升,就可能會再次落在世界后面。
不過,面對“互聯網+”和智能制造,很多企業負責人會感覺到諸多困惑。“互聯網+”似乎好做,而中國的智能制造則與世界水平有很大差距。智能制造從設計、產品開發、智能的制造設備以及生產線、采購與物流、生產管理過程、智能管理與大數據服務等,這些放在一起就是一個很大的難題。
范新認為,中國企業需要做好頂層設計和分步實施,否則,在快速變革中容易出現投資失衡甚至過度投資等現象,這都會使企業增加很多成本,并且不一定能夠達到智能制造低成本、高效率、高品質的效果。
經濟的轉型升級給國內IT企業帶來了新的發展機遇和挑戰。作為“互聯網+”、《中國制造2025》戰略落地的推動者,浪潮集團對于智能制造和“互聯網+”具有前瞻性研究與豐富的實踐。浪潮國際有限公司副總裁魏代森認為,在“互聯網+”、大數據的環境下,企業管理模式和信息系統面臨組織扁平化、精細化、管理共享化、業務社交化、業務財務一體化的管理變革以及數據為中心、混合云架構、云+端模式、移動應用等多方面的技術創新,通過互聯、精細、智能的企業互聯網化三部曲,可以幫助企業改造關鍵業務環節,以互聯網的思維、平臺、方法和工具推動企業管理創新。
按照浪潮的觀點,采用移動互聯網、物聯網等手段建立企業內部及內外部之間的人、物、伙伴/客戶、系統等連接與集成,為互聯網新興商業模式提供了無限可能。在“互聯網+”、智能制造模式下,更需要管理會計支撐,加強精細化管理,如成本核算必須支持定價決策、多維度價值分析等。大數據是推動企業、社會走向智能化的重要驅動力,共享、開放、安全的數據將成為建設智能社會的土壤,以大數據為支撐,通過智能分析、智能決策、智能供應鏈、智能物流、智能設備、智能制造等手段構建智慧的企業。
“實現中國制造業的創新發展與轉型升級,必須突出兩化深度融合的主線,以信息化帶動工業化發展,在推動智能制造的過程中,也需要強有力的信息化支撐。當前,我國制造業信息化已有一定基礎,但總體來看,碎片化現象嚴重,很多數據沒打通,建議協同政產學研相結合的生態圈以及利用現有制造業資源進行聯合攻關,提升信息技術對智能制造支撐的保障能力,推動制造業向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轉型升級。”魏代森說。
(審核編輯: 智匯小蟹)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