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物聯網已經發展成為移動性的重要部分,但這也帶來很大風險。
現在物聯網已經開始依靠開源技術,很多IoT設備運行某種形式嵌入式Linux。事實上,如果沒有Linux,很多IoT設備根本不會存在。但讓人感到驚訝的是,當制造這些IoT設備的制造商關門大吉時,他們會讓這些設備自生自滅。這種情況下,良好的硬件不再能運作,即使開源是其核心。
這需要改變。
問題何在?
在大多數情況下,這些設備制造商(這些公司依靠開源作為其產品基礎)會將專有軟件和API放在運行物聯網系統(都是封閉硬件)的開放平臺之上。正因為如此,在這些公司倒閉后,硬件會自生自滅,無人管理。你可能會認為這不可能,但是事實如此。同時,我們會看到公司被收購,然后其產品不會再更新或者提供支持,你也許認為這些產品還可以繼續運作,然而,在IoT領域,這些產品需要供應商提供的服務來運行。
然而,如果部署更多開源技術,這些產品不會消亡,而可能被開源社區重新構建,還可能繼續運作。
繼續前進
這并不只是關于在企業倒閉后消費者購買的設備仍然可用,而是關于企業在開始使用開源作為基礎讓其設備可行,在其倒閉后應該償還開源社區。要知道,如果沒有Linux,很多這些IoT設備根本不會存在。公平來說,這些面臨倒閉的公司應該將其專有部分轉交給開源社區,讓開源開發人員可以對產品做些事情。
停止對產品的支持并不一定意味著產品無法繼續運作,但當產品是IoT的一部分時,停止支持通常意味著產品的終結。而通過開源技術,這些產品還可以繼續使用。
事實是,開源社區擁有很多富有才華和創意的開發人員。你給他們一個糟糕的產品以及相關API,他們會做出點什么。只要IoT設備提供API,開源開發人員就可能創造奇跡。
當然,那些復雜的API可能會帶來阻礙。物聯網的目標之一是讓設備共享數據且無縫融合。當企業倒閉并關閉這些通信連接時,這些設備就無法進行通信。
我們想要亞馬遜的Echo與雀巢進行通信,我們想要B公司的A產品可以與D公司的C產品互通,否則,物聯網的意義何在呢?難道我們要從同一家公司購買所有IoT設備,那么,如果這家公司倒閉你該怎么辦?你投入的資金都會打水漂。除非開源技術參與進來。
這個要求可能有些過分,企業保護自己的秘密有其原因,但當這些公司依靠開源技術來推動其產品時,他們以某種方式做出回報,似乎也很合理。那么,為什么不完全開放產品呢?這不僅可以拯救設備(當企業倒閉時),開源社區開可以幫助構建這些設備,增加新功能,連接更多設備,讓它們更具吸引力。
想象一下,您的冰箱可以與你的空調通信,或者Android Auto可以連接到你家里的集線器或門鎖,這都可以通過開源的幫助來實現。
(審核編輯: 智匯小蟹)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