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2日,中核集團又一三代核電關鍵技術達到國際領先。當天,中國核能行業協會組織的國內知名院士專家鑒定評審后一致認為:
由中核集團中國核動力研究設計院自主研制的第三代棒控棒位系統,具備“全數字化、智能化、高可靠、小型化”等特點,技術達到國際領先水平,對全面提升我國核電自主化水平并支撐核電“走出去”戰略具有重要意義。
該系統可直接應用于華龍一號、二代加核電工程及技術改造,還可推廣應用于AP1000、EPR等其他核電站,具有顯著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
本次評審由中國工程院葉奇蓁院士和孫玉發院士擔任專家組組長,來自核能行業協會、國家核安全局、環保部核與輻射安全中心、哈工大、西安交大以及中核集團、中廣核集團等單位數十位專家參加了評審。
棒控棒位系統是核電廠“神經系統”的重要組成部分。該系統通過提升、保持和插入反應堆控制棒,實現反應堆的啟堆、停堆、快速功率調節等重要功能,對整個核電機組的安全、可靠、經濟運行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核動力院自主研發的三代核電棒控棒位系統具有完全自主知識產權,科研工作形成10項發明專利,11項軟件著作權,2項企業標準。該項目科研攻關中,項目組完成了近十項重大技術突破,設備體積為上一代產品一半大小,精度提高到原來2倍。此外,樣機還通過了一千萬步連續運行考核,取得了零故障運行業績,充分驗證設備可靠性。
據了解,從六十萬千瓦級的一代到百萬千瓦級的二代再到當前的第三代產品、從模擬技術到全數字化智能化、從填補國內空白到實現國際領先、從科研成果到成熟產品轉化,經歷三十余年,核動力院棒控棒位科研團隊一致孜孜不倦地追求著技術進步,不斷提升系統的集成化、小型化、數字化和智能化水平。
(審核編輯: Doris)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