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企業基本情況
長飛光纖光纜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長飛公司”)為1988年5月在湖北省武漢市注冊成立的中外合資企業。2014年12月10日,長飛公司在香港聯交所主板成功掛牌上市(股票代碼:6869.HK),是中國在香港上市的專注于光纖預制棒、光纖和光纜等相關產品的公司。據全球第三方權威咨詢機構CRU(英國商品研究所)報告顯示,2016年底,長飛公司光纖預制棒的全球市場占有率為22.5%,光纖全球市場占有率為17.3%,光纜全球市場占有率為14.9%。
長飛公司主要生產和銷售通信行業廣泛采用的各種標準規格的光纖預制棒、光纖及光纜,也設計及定制客戶所需規格的特種光纖及光纜,包括集成系統、工程設計與服務。本公司為全球通信行業及其他行業(包括公用事業、運輸、石油化工及醫療)提供各種光纖光纜產品及相關解決方案,在全球60多個國家和地區提供優質的產品與服務。
長飛公司是國家級企業技術中心、創新型企業、全國首批智能制造試點示范企業、全國制造業單項冠軍示范企業等,榮獲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2次)、全國質量獎等權威獎項,并成為光纖光纜制備技術國家重點實驗室的依托單位以及國際電聯ITU-T和國際電工IEC標準制定的重要成員之一。
圖1 長飛光纖光纜股份有限公司
二、企業在智能制造方面的現狀
2016年,長飛公司共投入1.5億元用于預制棒及光纖生產流程的兩化融合和智能制造升級,包括構建制造執行系統(MES)、能源管理系統、網絡安全設備系統、智能工廠調度中心和數據中心,開發產品生命周期管理軟件(PLM)、智能測試軟件和工藝仿真軟件等。2017年,長飛公司在兩化融合和智能制造升級上的投入將進一步加強,達到2.1億元。
通過自主化的生產工藝、智能化裝備、制造執行系統(MES),長飛公司實現了從高端智能裝備、產品制造、質量跟蹤到生產績效的數字化管理。依靠物聯網、大數據和智能制造的融合,長飛公司建立了國際先進的智能工廠、數字化車間系統,形成預制棒和光纖生產智能制造新模式。
通過智能機床、數控加工中心、集成智能檢測與分析裝備等智能裝備的投入,長飛公司的光纖制造過程實現了從配方控制到自適應智能控制的升級;自動物流、倉儲系統及制造執行系統(MES)的高度融合,公司實現了物流體系的智能化;預制棒、光纖制造的大數據運用,公司形成了從設計到生產的全流程智能化;生產設備、測試系統、數據采集系統及光感知物聯網的相互融合,實現了公司制造資源的虛擬化,物料信息得以實現全時監控和追根溯源。
目前,長飛公司正處于兩化融合集成提升階段,集團云制造平臺建設完成后,通過大數據分析與數據挖掘,實現計劃排產、訂單跟蹤、質量預警等功能,使生產效率提高20%;運營成本降低20%;產品研制周期縮短30%;產品不良品率降低20%;能源利用率提高10%。
三、參評智能制造項目詳細情況介紹
1.項目背景介紹
為了促進公司相關多元化和國際化的戰略,提升智能制造的管理水平、加強公司集團化的管理,公司領導在2017年初提出集團可視化的要求,加強集團公司總部對子公司的管理。目前管理分子公司的手段比較簡單,運營監控中心主要針對總部,對全集團的運營監控力度不夠,現有的監控中心主要由動力、能耗和安防視頻三大系統組成,相互獨立,功能也比較單一。為了滿足公司集團化的管理需求,實現公司智能制造中“數據看的見、問題抓的準、市場變得快”三步走的戰略,增加集團級指揮調度的能力,使達到公司領導對的集團可視化的要求。為此,提出本項目的需求,該項目又稱“長飛智腦”工程。
“長飛智腦”目標將連接集團所有控股公司、參股公司,它分析集團和各子公司的生產運營狀況,預測車間、公司未來變化的趨勢。將用于集團的指揮決策和各公司和部門的生產運營和管理。
圖2 長飛“智腦工程”
2.項目實施與應用情況詳細介紹
該項目在2017年包括改造一個330平方米的運營中心,新建一個數據中心、安裝3×6共20平方米的無縫大屏,新建一鍵點調指揮系統、人臉識別系統、周界安防系統、光纖測溫系統、視頻會議系統、中央控制系統,擴容集團監控系統、連接總部所有水電氣配套系統,連接部分分子公司。
整個項目分兩期建設,具體如下:
表1 項目建設
整個智能系統的組成包括6個系統:
●中央控制系統:自研系統,實現傳感告警系統與監控系統的集成。
●一鍵點調系統:指揮系統,實現運營中心對全集團內(含國外)的任意人員的本地呼叫,以及視頻通話。
●周界安防系統:自研系統,實現工廠周界的光纖振動傳感系統的數據上傳和分析告警。
●區域測溫系統:自研系統,實現工廠關鍵位置的區域溫度采集和分析告警。
●視頻監控系統:海康設備,實現全集團的監控視頻的調閱。
●原云平臺數據接入:自研系統,全集團CRM、ERP等數據的接入和分析。
項目完成后,在指揮決策層面將實現集團數據的展現和分析,在運營監控層面實現工廠各類告警信息與區域監控攝像頭視頻聯動,并可直接呼叫當班人員,完成采集、監控和人的集成。具體功能如下:
1.在運營中心實時展示集團生產和銷售的數據,自動進行分析和比對,預測未來的變化趨勢。
2.在運營中心實時展示集團全局設備效率OEE數據,判斷生產問題的類別。
3.在運營中心任意可調閱國內外22個子公司的任意監控視頻,與當班的負責人可直接語言或者視頻溝通,指揮和處理緊急的事件。
4.在運營中心利用光纖傳感器可實時感知公司的周界安防狀況,實時傳送振動數據,振動超過門限可進行分析,判別是認為入侵可自動告警,并自動調動攝像頭跟蹤攝像。
5.在工廠關鍵位置可感知全區域的溫度,獲得區域溫場的數據,并實時進行區域溫度的分析和預測。
6.在運營中心實時發現工廠配套設備的運轉情況,并對告警區域自動調整攝像頭監控。
7.在集團核心研發區域新增人臉識別系統,對陌生人進行監控,防止許可外的人員進入。
圖3 長飛全球指揮調度系統
圖4 訂單全生命周期管理
圖5 光纖周界檢測系統
3.效益分析
長飛運營中心改造及集團可視化一期工程的建設,極大提升了公司集團化管理的水平,提高了管理的效率,整合了集團的生產、市場、運營、監控的數據和視頻。
(1)顯性效益
工廠監控管理人員減少:從每班次4人,減少為3人,目前工廠人員招聘人員比較難,年輕人很少來,監控管理以中老年人為主,夜班風險也比較大,信息化和可視化的增強,減少了人員的同時也減少了一定的風險。
(2)隱形效益
提升了監控和判斷的效率:傳感網絡與監控系統的結合,使得問題發現的更快更準,人員到場的速度更快,處理問題的效率更及時,比之前按時巡邏的效果好。
增強了集團管理效率:運營中心的建設,整合了集團的生產、銷售、運營的數據,為集團快速定位問題,調整方向,決策事情提供了數據依據,同時提高了整體的管理效率。
為長飛的各項產品和能力做了廣告:整個運營中心的建設,使用了很多長飛的聯接類產品,包括預聯接設備、AOC、KVM、光纖測溫系統、周界安防系統、運營指揮中心集成等等。該運營中心建成后,先后迎接了幾十批客戶,實景展現了這些產品,展示了長飛公司的能力。
(審核編輯: 智匯胡妮)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