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娃艾娃,開始迎賓。”深圳神州云海有限公司的展覽大廳內,商用客服人型機器人艾娃應聲啟動:“我在,好的我去迎賓了。”白色的人型機器人在展覽大廳內游走,帶領賓客開始企業發展參觀之旅。
不僅是展覽館,艾娃客服機器人已經在銀行、政務機關、醫院、機場、圖書館等多個場景實現落地,承擔迎賓接待問詢工作。在醫院,她是提升患者診前100米的就醫體驗的分診資訊助手;在銀行,她是提升業務效率和營銷宣傳的新窗口;在法院,她是司法便民的前臺和法律顧問。
艾娃機器人由深圳神州云海智能科技有限公司生產出品,旗下有三條商用服務機器人產品線,分別是:艾娃客服機器人、艾娃清潔機器人和艾娃巡邏機器人。神州云海是一家扎根深圳,面向全球的服務機器人制造商和行業應用方案提供商,致力于行業應用解決方案打造,與銀行、政務、交通、醫療、地產等專業客戶深度合作。
根據機器人的應用環境,國際機器人聯盟(IFR)將機器人分為工業機器人和服務機器人。前瞻產業研究院此前發布的《中國服務機器人行業發展前景分析報告》顯示:當前,全球商用服務機器人市場總值正以20%—30%速度增長,預計今年規模將達到461.8億美元。
與此同時,2017年,互聯網數據中心IDC聯合中國信通院、英特爾發布的《人工智能時代的機器人3.0新生態》白皮書數據顯示:到2020年,全球商用服務機器人在醫療、零售批發、公共事業和交通領域的市場規模將達到170億美元。中國市場在未來十年更將成就機器人產業的萬億市場規模。
商用服務機器人抓場景
客服機器人也是服務機器人的一種。目前在人型客服機器人市場,優必選、康力優藍、克路德、艾米機器人、哈工大服務機器人等互聯網公司均有入局,佳都實業、昆山穿山甲機器人等新三板公司也是有力競爭者。艾娃機器人聯合創始人兼執行董事沈劍波認為,艾娃機器人的核心競爭力有兩點:“機器人行業中,每一家企業的基因都不同,神州云海的基因是什么?首先,我們有多年經驗積累的技術團隊;其次,企業的聯合創始人都來自不同行業,明白每個行業發展的生命發展周期,這其中自有規律。”
商用服務機器人無論在醫療、客服、物流、教育、零售等領域,都才剛剛起步。誰的場景應用范圍更廣,貼合程度更深,就越占據行業優勢。艾娃的品牌口號是“最懂你的機器人”,希望商用服務機器人能夠懂平臺,懂客戶,融合多行業介質模塊。
然而,神州云海在使用場景的道路上也經歷過迷茫摸索。企業最開始開發的巡邏機器人,服務于住宅物業和園區,但是技術并不意味著能順利落地,更面臨著管理、資質取得和規模化推廣等難題。
面對市場需求,神州云海迅速調整了企業方向,在巡邏之外,增加了客服和清潔機器人兩條產品線。清潔機器人的優勢有兩點,一是功能性明確,二是易面向全球市場,并與神州云海在導航定位上的核心底層技術邏輯是一脈相承的。
在客服機器人這條賽道上,神州云海更看重其發展潛力。目前來說,客服機器人的工作內容相對簡單,主要完成前端一部分咨詢問答等初級學習工作,嚴重依賴于人工。這是由語義理解技術不成熟和成本仍然較高昂的現實環境決定的。
雖然只是前端的一些工作,機器人也能幫助人類提高效率,解放出重復勞動的雙手,同時降低企業成本,一定程度上,對企業形象宣傳也有幫助。
行業發展需要時間,客戶走向成熟依然依賴時間和市場的教訓。沈劍波說,從2015年到2018年,他能感受到市場期待值逐漸趨于理性。客戶需求從感性的天馬行空,逐漸回到對產品功能的細致化要求上來。“一旦需求落到實處了,配合上前兩三年的產品迭代和經驗積累,2018年,就成為了機器人行業的市場元年。”
最稀缺的是人才
艾娃機器人結合室內外組合導航定位技術、圖像識別技術、智能語音交互技術、智能傳感技術、遠程通訊、控制技術和機器人本體集成技術于一身。其中,室內外組合導航定位和本體集成作為企業核心技術,已申請相關專利近百件,覆蓋導航、驅動和避障領域。
產品背靠近百人的研發技術團隊。中國工程院院士徐揚生任首席科學家;科技部十三五國家重點研究計劃智能機器人專項專家吳新宇任企業高級技術顧問。徐揚生院士帶領的核心機器人團隊成員多數曾任職于中國科學院、香港中文大學等知名機構。
沈劍波說,技術人才固然可貴,但是行業內,對懂產品的戰略型人才仍然是“求賢若渴”的。戰略型產品人才的工作不僅僅是與顧客的簡單對接,更包括對自身產品特性的把握和市場時機的把控。如何能對產品的發展步驟做細致化分解,系統性地整合資源,并合理布局市場。
而吸引人才的,是環境。“深圳有一種得天獨厚的優勢。”沈劍波說道。第一,深圳聚集了大量的高新企業,企業服務意識好,具有良好產業優勢。第二,從產業配套政策看,孔雀計劃、人才安居等都對人才起到了聚集效應。而目前,人才又恰好是人工智能行業最大的短板,人一旦進來后,推動應用落地,資本也源源不斷進來。
通過“圈人”——招徠技術與商業人才,和“圈地”——搶占市場先機,再依托好的資金,將三個要素三方一體地整合起來,神州云海認為此時是一個突圍的好時機。
機器人行業是一場海陸空立體混戰
艾娃機器人的發展目標是:“精準定位目標行業,快速切入應用,搶占先機,持續迭代,在戰斗中壯大。”神州云海CEO沈劍波如此解釋:“機器人是個很長的賽道,長到未來它必定會影響每個人的生活。神州云海是陪伴著行業一直往前走的,從單一機器人到行業應用,在到行業專用,是一個逐漸走向重度參與的過程。”
當億歐記者問及“行業專用”這個“專”字何解時,艾娃項目相關負責人回答:“到了行業專用階段,產品功能趨于成熟化、模塊化、數據化。我們預計,在2020年左右,商用機器人行業技術和商業磨合就能到這個階段。”
深圳機器人協會數據顯示,2016年深圳市主營業務為機器人或從事機器人核心零部件的企業就有469家,其中包括華為(海思)、寒武紀這樣的AI芯片研發商;云天勵飛、科大訊飛等人工智能技術服務提供商;還有艾娃機器人、優必選這樣的對消費或商用場景有豐富經驗的的企業。
未來的競爭靠的是資源整合能力。沈劍波略帶興奮地說:“這個行業好玩之處就在于,沒有固定的打法和規則,玩的就是如何在亂流之中找到方向。未來是一場混戰,而且是立體型的海陸空混戰。”工業、消費和商用,機器人行業有太多空間維度了。沈劍波補充道:“這個行業是共榮共生的,還未到你死我活的地步。”
沈劍波說:“神州云海并不短視。市場和場景是存在的,我們并不是為了賣出一臺機器人本體,而是希望切入這個領域;一方面,機器人可以驗證團隊技術,另一方面,能夠在與客戶不斷的磨合交流中準確抓住行業痛點并改善應用;未來,利用在落地場景背后的有價值的大數據,服務各行各業。這件事如果今天不做,未來就沒有沉淀,等到了行業真正爆發的那天,大魚進來了,再做就晚了。”
(審核編輯: 智匯胡妮)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