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據楚天智能機器人(長沙)有限公司副總經理王宏偉的介紹,未來不久,楚天將打造出全球首個智能化的醫藥裝備制造工廠。“預計年底陸續開始設備安裝調試,不久后可正式投產,將主要研發制造灌裝、檢測、無菌轉運、AGV等醫藥專用機器人。”
“智能制造”這個詞在現代已經不再陌生,如大家比較熟悉的“智能汽車”、“智能物流柜”、“掃地機器人”等智能產品都屬于智能制造領域,它已經涉及到人們的生活與各行各業中,尤其是制造行業。
其中,在制藥機械裝備領域,從起初的手工操作到半自動、自動化生產,科技的進步賦予了整個行業更多的活力,更高的效率,并給企業帶來更多的收益。“智能制造”技術在制造的基礎上加上了“智能”的元素,將會推動制藥裝備企業更快的走向發展快車道,駛向國際化大舞臺。
然而我國的智能制造水平與德國等先進國家相比,相差甚遠,我國還處于智能制造探索的起步階段。
隨著中國制造的意識升級崛起,國內的機器人產業得以振興。尤其是隨著“中國2025”的提出,中國制造業開始以堅持“創新驅動、質量為先、綠色發展、結構優化、人才為本”為基本方針,以堅持“市場主導、政府引導,立足當前、著眼長遠,整體推進、重點突破,自主發展、開放合作”為基本原則,通過“三步走”實現制造強國的戰略目標的部署。
業內表示,從自動化、數字化到智能化工業生產,中國已初步形成完整的智能裝備產業鏈。在此背景下,國內一批制藥裝備企業也正在努力打造屬于自己的智能裝備產業。
例如,國企中藥六廠今年計劃投資近10億元,到2020年建成滴丸智能化制造基地。未來,該企業將在制藥車間里建立數字化中藥生產數控模型,實現生產過程中的重要工藝參數和質量信息,從采集、儲存、報警到調整進行有效的自動管理,實現全方位過程質量控制。
并且從這幾年來看,工信部幾乎連續每年都會發布當年的智能制造綜合標準化與新模式應用項目立項的通知,支持一批企業進行智能制造項目建設,其中就不乏部分制藥裝備制造企業。由此也可見國家對制藥裝備行業的大力支持。
針對此次智能化醫藥裝備制造工廠的計劃,楚天科技董事長兼總裁唐岳表示,楚天科技智能醫藥裝備產業園形成雙智能局面——智能化的產品,智能化的產品生產,將有利于提高中國制藥裝備智能化、國際化水平。楚天科技將年產100臺套后包裝線工業機器人,50臺套智能倉儲物流系統,150臺套醫療服務機器人。
專家表示,醫藥生產由傳統制造向智能制造轉變,是當今時代的發展,也是醫藥企業自身發展的需要,但不能把一些部分或局部的自動化、信息化或智能化的內容作為制藥行業的整體模式。楚天智能化醫藥裝備制造工廠的出現或將為制藥裝備行業帶來模范作用,引導更多的企業實現工廠整體智能化的探索。
(審核編輯: 林靜)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