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經濟新聞在23日最新報道稱,鈴木汽車與重慶長安汽車就解除合資公司基本達成一致,鈴木將把所持股份出售給長安汽車。
日本共同社隨后也報道表示,鈴木關于在中國的汽車生產,包括退出在內正與當地合作伙伴推進磋商。
根據報道中稱,鈴木將其在重慶長安鈴木汽車持有的股份出售給長安汽車,合資公司解散手續將在得到中國政府批準后啟動,預計將于今年年底前完成。另外,解除合資協議后的過渡期內,鈴木將授權允許長安汽車繼續生產鈴木品牌汽車。
至此,鈴木在全球最大的汽車市場中國不再擁有生產基地,這也是鈴木與昌河宣布分手后,在中國撤資的第二家公司。很大原因是鈴木在中國銷量長期處于低迷狀態的結果。
對此報道,鈴木汽車發言人Satoshi Kasukawa拒絕具體置評,但表示鈴木的立場沒有改變,并繼續與長安討論合作關系的未來發展。
據長安汽車相關人員反映,合資公司員工有數千人,一下子停止生產鈴木車的話有引發勞務糾紛的風險,鈴木車的生產還將持續一段時間。
資料顯示,鈴木先后在中國成立了兩家合資公司,其中1993年成立的重慶長安鈴木由三方持股,長安占股50%,日本鈴木株式會社占40%,鈴木中國投資有限公司占10%;1995年與江西昌河鈴木成立了昌河鈴木。鈴木以低價小型汽車開拓中國市場,但在市場大環境的變化下,鈴木不再適應市場趨勢,消費者對小型車的需求也大幅減少,致使鈴木在中國陷入發展停滯甚至倒退的現狀。
2017年鈴木在中國的總體銷量為10.5萬輛,較同期減少了將近30%,與巔峰時期銷量相比下滑了超過一半。其中,長安鈴木在2017年銷量為86,513輛,同比大減26%,在所有汽車廠商中排位第53,當年虧損了8482萬元。
而在今年6月29日,長安汽車曾發布官方聲明表示,對于長安汽車擬收購鈴木所持長安鈴木股份的消息為不實信息。
如果鈴木已決定在今年推出在中國的合資公司,意味著與長安汽車長達25年的合作關系就此結束。
(審核編輯: phoebe)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