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爾電器2015年年報顯示,營收同比下降6.42%;美的集團發布的年報中,營收同樣出現下滑,比例在2.28%;而放言沖擊2000億的格力,前三季度同樣出現了負增長。曾叱咤行業的長虹電器在2015年出現了近20億元的巨額虧損。
然而另一個勢頭正在蔓延:GFK發布的《2016數碼家電消費趨勢報告》顯示,智能化家電,如智能電視、智能空調、智能冰箱年增長率超過了130%。從2013年開始,天貓電器城上的智能化家電成交額,年均復合增長率達到了近300%,到了2015年,線上銷售智能家電規模時2012年的38倍。
一時間,新發布的產品中都不約而同的打上了“智能”這一標簽,以此來吸引消費者購買。對于舉步維艱的家電行業而言,智能似乎成為最后一根“救命稻草”。
智能家電也要靠內容為王?
家電接入WIFI,手機操控家電,AR(增強現實技術)、VR(虛擬現實技術)、AI(人工智能)等技術加入,讓智能產品的邊界不斷擴展。但是,究竟什么才是真正的智能?
智能家電并不需要炫酷而無用的技術,智能,是為了更快捷的實現消費者的需求。當人需要家電的時候,只需要通過語言等簡單的操作就能完成,這就是智能家電存在的意義。智能家電的本質是家用電器,所以它無論怎么變化都要與我們的生活相結合。
在眾多發布的新產品中,所使用到的技術基本是類似的。在這種情況下,要想贏得行業競爭,內容變成為了需要深耕的核心。
HTC VR部門副總裁鮑永哲表示:“智能家電無論多么智能,都要依托于內容。當新的技術需要應用到如建筑、醫療、游戲等具體場景的時候,需要有相應的內容來完成。內容才是智能家電最重要的支撐?!?/span>
互聯網智能電視品牌微鯨也持有類似的觀點,從技術工藝來說,通過遙控器幾個按鍵或者語音就可以操控,這是智能電視的標配,但以“技術為賣點,往往會被消費者嘗鮮后拋棄,只有高頻更新,足夠吸睛的內容才是真正賣點”。微鯨科技表示:“現在許多互聯網電視,其競爭都是在內容上。樂視電視的優勢在于能和樂視視頻相結合提供獨家節目。互聯網電視行業的競爭說到底是內容的競爭?!?/span>
前景雖好 眼前還有多少難關?
傳統的家電產品,主要通過線下門店銷售。據調查,智能家電的主要受眾是18-25歲的年輕用戶。這個群體已習慣通過互聯網獲取信息。傳統的銷售模式往往很難達到預期效果,因此眾商家也紛紛選擇在線上首發。
以Rokid為例,作為人工智能尚未普及的全新產品,在預售開始,就選擇與電商平臺合作。其聯合創始人黃伽衛表示,AI在以前,只有通過科幻電影或者科普節目中才能看到,而觀看這些電影節目往往都是對科技比較追捧的年輕人。因此,購買產品的人,往往對這一概念有一定的了解,所以產品推出之后,通過線上發布更為合適。而對于線下而言,人工智能的普及還需要教育,開始體驗店或許可以讓消費者有更直觀的體驗方式。
在營銷方面,單純的價格促銷并不適合智能家電。傳統家電的功能消費者都很了解,因此產品推出后,通過打折促銷就可以吸引購買。但是智能家電產品,是以技術創新為賣點,對于這些技術,消費者還很陌生。所以大多數智能家電產業初期都會著重普及和教育市場,從技術角度宣傳產品。
雖然目前整個市場處于上揚態勢,但作為一個新興市場,弊端仍存。
首先,所謂的智能家電,沒有統一的標準,即使業內人士,也少有人能闡述其概念邊界,直接導致很多行業亂象的發生。長此以往會使得消費者在購買后,對“智能”的期望一次次落空,最后對真正的智能家電失去信任。
其次,由于需要應用到新技術,制造智能家電的門檻并不低,從研發到產品成型相較于傳統家電需要付出更多的資金以及人力成本。微鯨電視向記者透露,微鯨正在研發的VR產品,其研發團隊就超過百人,還不包括推廣,是普通電視的N倍。
不過剛剛起步的智能家電依然搭上互聯網的列車,離消費者越來越近,正如海信科龍副總裁賈少謙所說:“在智能時代,家電企業沒有退路,智能順應潮流,并逐漸把握趨勢?!?nbsp;
(審核編輯: 智匯小蟹)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