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上世紀80年代末1G通信進入國內,到現在4G牌照發放,其中經歷了不到30年,并且每一次更新迭代的周期逐漸縮短:從2G到3G花了15年,不到5年,4G又出來了。
可見,無線通信技術在加速變革,根據國際通信業目前達成的共識,最晚2020年,5G將開始投入商用,我國“十三五”規劃綱要也提出了“啟動5G商用”?;诖?,在深圳舉辦2016中國智慧家庭博覽會上,華為公司攜旗下的OpenLife智慧家庭計劃亮相,透露出謀求制定全球統一的5G通信標準以及物聯網產業行業標準的野心。
一、華為想借運營商發力?
據調研機構預估,2018年全球智慧家庭市場規模將達710億美元,中國市場占比將達32%,這一誘人的占比使我國運營商的眼界大開,并且轉舵智慧家庭。據悉,不少廣東移動的溝通100服務廳就已陸續建立起了智慧家庭體驗區,供用戶進行4K電視體驗。
據百科詞條可知,智慧家庭是利用物聯網、云計算、移動互聯網和大數據等新一代信息技術,以實現健康、智能、舒適、安全的家庭生活方式。對于打開智慧家庭市場,三大運營商具備一定的先天優勢,較明顯的,他們不但有面向用戶的能力,還有端管云資源,可以保證端到端的網絡體驗。
目前5G移動技術還處于研發階段,卻引來了眾人的青睞,有專家預計,其成熟的標準將在2020年推出。5G最吸引人的特點是約100Mbps的速率,大概是當前4G網絡的4倍,其次是低時延,這意味著網站、應用和各種服務的加載都會更快。但目前業內尚未確定最終的5G標準,不過較為確定的是,在5G環境下,將看到更多新的無線產品。
華為貌似也看到了這點,在論壇上,其OpenLife項目就此提出了智慧家庭的運營商解決方案,即依托運營商的合作,將網絡能力云化開放,以智能網關為核心,端管云協同,開放聚合。這不免讓人猜測,華為其實是想借助運營商的優勢,為一統5G通信標準和物聯網產業行業標準做準備。
二、OpenLife項目的底氣在哪兒
面對巨大的市場空間,未來的運營商智慧家庭市場將進入快速發展階段,華為OpenLife項目就是立足于電信運營商的家庭寬帶市場,旨在統一行業規范,為消費者日常生活提供各類實用便捷、豐富多彩的智慧家庭服務。那么,這種項目有何不同之處,華為會有如此野心想要一統標準?
據悉,華為OpenLife目前聚焦了50余個合作伙伴,其中35家達到了深度合作,覆蓋了智慧生態產業多個領域。在云的業務中,華為會提供兩種服務方式:一是提供硬件基礎設施,即賣硬件產品,幫助運營商建立各種云;二是提供計算資源、存儲資源等各類資源,使運營商能在上面開展自己的服務業務。
作為智慧城市的最小單元,智慧家庭將成為信息消費極具潛力的新興市場,運營商也把智慧家庭看成是新的關注點。運營商若能建立起各種云,將能實現資源統一管理,降低運營成本。華為OpenLife項目就是想憑借其云數據的優勢,幫助運營商轉型成功,從而扼住物聯網通信的命脈。
三、結語
盡管如此,從目前各自為營的物聯網行業標準,以及未能商用的5G通信來看,華為的野心能否實現還是未知數,畢竟要給物聯網統一標準是一盤大局,5G商用也要等到2020年,互聯網時代下,四年時間足以令整個布局風云變幻。
況且就目前來說,國內還沒有放開電信市場的自由競爭,華為即使有技術、有渠道、有資源,也是帶著腳鐐跳舞,但不可否認的是,假如政府準許民資進入通信行業,華為將會首當其沖。
(審核編輯: 智匯小蟹)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