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瀟湘晨報報道,伴隨著中國經濟的高速增長,三一重工由一家地方小廠,發展為排名世界前十的工程機械龍頭企業。從起步研發混凝土泵車,到成為有著“世界泵王”之稱的全球最大混凝土機械制造商,它僅用了13年;三一重工挖掘機從國內市場0.5%的占有率,到銷量排名第一,超過卡特彼勒、小松等國際巨頭,只用了6年。
1998年,三一重工生產了國內第一臺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長臂架泵車。如今,它仍陳列在智能制造車間“18號廠房”外的展廳。
三一重工從一開始就堅持走自主創新道路。自2005年以來,集團先后成立十余家零部件公司,累計投入超過70億元,對關鍵零部件進行研發及產業化。依靠自主創新,截至今年6月,集團累計申請專利12070項,授權8751項,累計專利申請與授權量穩居行業第一。
依托創新,三一重工打造了一大批世界第一的產品:世界最長鋼制臂架86米泵車、“神州第一挖”200噸液壓挖掘機、全球第一吊3600噸履帶起重機、亞洲首臺千噸級全地面起重機……一系列產品奠定了三一集團的行業領軍地位。
走入三一重工位于長沙的“18號廠房”正門,首先面對的就是景觀區——正面是一條水域,兩側整齊排放著高大的綠植,往里走,展示廳、裝配區、結構件區、立庫區、高精機加區次第展開。這個長約1公里,寬約150米,總共約11.8萬平方米的廠房被譽為中國智能制造示范性廠房。
車間內只有機器人和少量作業員工在忙碌,AGV無人小車可根據指令將貨物直接送到指定工位,工人作業更加安全便捷,物流成本大幅降低,制造現場基本沒有存貨。
三一重工相關負責人介紹,“18號廠房”是亞洲最大最先進的智能化制造車間。以前三一車間內兩條泵車線有800多人,現在只有200多人,人均效率提升了400%,車間可實現一小時下線一臺泵車。
(審核編輯: 智匯胡妮)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