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0日,衡陽錦億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發布公告稱,對上段時間原料藥合作客戶反饋的發貨速度慢,排單周期長等一些問題,作了處理辦法具體實施以后的效果總結。同時,經過前段時間的加班加點,現已把前期所有積壓的客戶的單子全部發出。并且,針對于年底節前的市場旺季,公司現已經準備充足的貨源在倉庫待發。如有其他安排,公司會及時出具通知。
眾所周知,原料藥問題近兩年來備受關注。其熱門的搜索如,“原料藥企業承受環保高壓”“原料藥短缺”“原料藥壟斷”“原料藥價格暴漲”等。
其中,就環保問題而言,原料藥生產企業在綠色工藝、制藥廢氣處理等方面亟待加強。自今年環保稅開征以來,作為高污染領域的原料藥企業的日子更不好過。
目前,為了鼓勵原料藥企業實施綠色生產,國家先后出臺相關激勵政策,比如淘汰傳統高污染的燃煤型鍋爐設備,改用新型綠色環保的蒸汽鍋爐,并設置了一定的補貼獎勵等。同時,在選擇廢氣治理技術上,引導企業應根據自身的廢氣排放特點,因地制宜、對癥下藥,選擇合適的、經濟有效的治理措施。
就原料藥短缺問題,一方面是因為環保壓力加大,許多藥企停產甚至倒閉,此外,由于有些原料藥生產廠家本就稀少,更容易導致原料藥供求不平衡的情況。
在此背景下,原料藥生產企業需要優化工藝,或在原先條件下縮減生產規模,并且隨著環保稅的實施,藥企面臨轉型升級局面。
據悉,隨著原料藥生產審批趨于嚴格,目前我國取得原料藥生產資質的藥廠并不多。根據業內數據顯示,1500種化學原料藥中,50種原料藥僅一家企業取得審批資格可以生產,44種原料藥僅兩家企業可以生產,40種原料藥僅3家可以生產。可見原料藥短缺屬于普遍現象。
另一方面則是因為部分原料藥廠家惡意囤貨,壟斷謀利。產品本就稀少,經過壟斷后,需求方就失去了選擇權,只能高價購買。其結果就是原料藥越來越短缺,藥價瘋狂上漲,市場呈現出混亂的局面,亟待監管部門調整與整治。
就打擊原料藥壟斷行為,近日一則消息在業內引起轟動。據悉,近日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網站公布消息稱,對三家冰醋酸原料藥生產企業開出了上千萬元罰單。
市場監管總局表示,上述三家企業嚴重破壞了市場競爭秩序,加重下游制藥企業負擔,也危害透析患者正常治療。
業內指出,這次廠家壟斷被罰巨款也是當下打擊原料藥壟斷的一個縮影。未來,加強整治原料藥壟斷行為或更加頻繁,原料藥市場有望得到更合理的發展。
筆者了解到,目前2018年已經步入年底,原料藥市場也進入銷售旺季。目前,已有多家原料藥企業準備貨源,以滿足客戶的需求。
(審核編輯: 林靜)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