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企業界,有“一流企業做標準,二流企業做技術,三流企業做產品“的說法。以制藥機械設備行業為例,近年來,隨著我國制藥機械設備行業的不斷發展,技術不斷創新,產品生產線不斷豐富,以及《中國制造2025》規劃等國家層面的支持,促使制藥機械設備行業朝著自動化、智能化、集約化方向發展,市場未來增長空間比較大,但由于行業的標準尚待建立與完善,制藥機械設備行業的發展水平與國外相比差距顯著。
筆者了解到,為推動制藥機械設備標準化建設與完善,我國也有出臺相關設備標準修訂項目和計劃。例如,2018年7月26日,工業和信息化部印發2018年第三制藥裝備行業標準制修訂和外文版項目計劃的通知,共有變頻式風選機、分粒型刀式粉碎機、抗生素瓶液體灌裝壓塞機、口服液玻璃瓶超聲波清洗機等20個制藥裝備項目在標準制修訂計劃行列。根據通知,這些標準制修訂項目的完成年限是在2019年。
另外,2018年3月1日,“中國標準2035”項目正式啟動。據悉,該項目將從虛擬現實技術、集成電路設計、智能健康養老以及5G關鍵零部件的國家標準起步,逐步向新興的物聯網、光伏、信息設備等領域和行業拓展。
雖然目前該項目還處于起步階段,但已經有制藥機械設備行業的人員對該項目在未來將發揮的作用高度認可。
“中國標準2035項目在人工智能、物聯網等方面的標準都有涉及,我國制藥機械設備行業目前正在努力從工業2.0到工業4.0智能制造方向發展,這個過程離不開人工智能、物聯網技術的支持。”該藥機人表示,人工智能、物聯網標準的建立將促進制藥機械裝備行業更順利、穩定的推進企業智能制造進程。
2018年11月28日,為推進該項目研究,標準化戰略國際研討會暨中國標準化專家委員會學術會議召開。
會上強調,推進實施標準化戰略有兩方面的原因。一方面是踐行新發展理念,以高標準推進高質量發展,不斷滿足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另一方面,是適應經濟全球化發展,推進中國與國際國外標準體系兼容,以標準互聯互通促進產能合作和經濟貿易便利化。
會議要求,以嚴謹的標準筑牢質量安全底線,滿足消費結構升級需求,推進側結構性改革,聚焦助力創新驅動發展,對接工業4.0和國家創新發展戰略,推進虛擬現實、人工智能等新興領域標準體系的建設,推進學習借鑒國際國外標準化戰略成功經驗,提升我國標準國際化水平。
在制藥機械設備行業中,標準化、創新化、高質量等是發展的關鍵詞,可見,“中國標準2035”項目實施推進,有利于促進制藥機械設備行業創新、高質量發展,滿足制藥工業更高的需求和要求,以及有利于推動國產制藥機械設備走出海外,在國際市場上提升競爭力,展現中國制造的力量。
同時,會上還圍繞“標準與專利”“標準便利國際貿易”“標準促進中小企業發展”等議題進行了分組研討。
業內表示,這些議題如果確認落實,對于我國制藥機械設備行業以及中小型企業的發展都將起到保護、支持和促進作用。
(審核編輯: 林靜)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