藥物的生產過程決定了制藥廢水的特點。筆者了解到,我國制藥工業主要為生物制藥、化學制藥和中草藥生產,對應著抗生素生產廢水、合成藥物生產(化學制藥)廢水、中成藥生產廢水。制藥廢水的危害很大,有機污染物含量很高、毒性物質多、難生物降解物質多、含鹽量高,是一種危害很大的工業廢水。
在處理制藥廢水方面,筆者了解到,目前有這幾大處理方法,比如混凝法、氣浮法、吸附法、膜分離法、電解法、好氧生物處理法、厭氧生物處理法、廣催化氧化法等。制藥企業需要根據實際需求和情況來選擇相應地處理方法。
混凝法
筆者了解到,混凝法是被廣泛用于制藥廢水預處理及后處理過程中,比如硫酸鋁和聚合硫酸鐵等用于中藥廢水等。高效混凝處理的關鍵在于恰當地選擇和投加性能優良的混凝劑。另外,近年來,混凝劑的發展方向開始由低分子向聚合高分子發展,由成分功能單一型向符合型發展。
氣浮法
氣浮法使廢水中能夠產生足夠量的微小氣泡。通常包括充氣氣浮、溶氣氣浮、化學氣3浮和電解氣浮等多種形式。在制藥工業廢水處理中,氣浮法可用于如慶大霉素、土霉素、麥迪霉素等廢水的處理。
吸附法
吸附法是指利用多孔性固體吸附廢水中污染物,以回收或去除污染物,從而使廢水得到凈化的方法。據悉,常用的吸附劑有活性炭、活性煤、腐殖酸類、吸附樹脂等。中成藥、米非司酮、雙氯滅痛、潔霉素、撲熱息痛、維生素B6等產生的廢水常用吸附法。
膜分離法
膜分離法技術包括反滲透、納濾膜、纖維膜,制藥廢水處理專家表示,該技術設備簡單、操作方便、無相變及化學變化、處理效率高,并且能夠節約能源。
電解法
電解法有著高效、易操作等優點,與此同時還有很好的脫色效果。電解法預處理核黃素上清液,COD、SS和色度的去除率分別達到71%、83%和67%。
好氧生物處理法
好氧生物處理主要有SBR、氧化溝、深井曝氣及解除氧化法等。但由于抗生素飛鼠屬于高濃度有機廢水,常規好氧工藝活性污泥難以承受COD濃度10g/L以上的廢水,需對元廢水進行大量稀釋,因此,清水、動力消耗很大,導致處理成本很高,應用廠家實際廢水處理率也較低。
厭氧生物處理法
厭氧生物處理主要有厭氧消化池、厭氧濾池、上流式厭氧污泥床,厭氧膨脹顆粒污泥床、內循環等。與好氧處理相比,厭氧發在抗生素廢水處理方面通常具有有機負荷高,污泥產率低,產生的生物污泥易于脫水,營養物需要量少,不需曝氣,能耗低,可以產生沼氣,回收能源,對水溫的事宜范圍廣,活性厭氧污泥保存時間長等優點。
光催化氧化法
該技術可有效地降解制藥廢水中的有機物濃度,并且具有性能穩定、對廢水無選擇性、反應條件暖和、無二次污染等優點,具有良好的應用前景。
(審核編輯: 林靜)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