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配的紅圍巾,拜早年的開場白,不斷發紅包送祝福的微信群……這場很容易被人誤以為是哪個公司年會的場景,是由SAP中國和ENI經濟和信息化網聯合主辦的2019CIO智行社之首發站——“島城言智,制何以慧:實時創新加速制造業智慧轉型”的現場。
雖然是做總結、開年會的高發期,但依然有40多位青島當地知名企業CIO及IT負責人參會,在線觀看圖文直播的各地CIO達1800多位。這首先歸功于”智慧企業是如何煉成的”熱點話題契合了當下企業創新轉型的方向,同時,SAP售前客戶方案經理、資深方案架構師高宏、SAP資深方案架構師劉侃,特銳德CIO劉靖分別就快速成長型企業創新的方向、技術及方案發展趨勢,以及特稅德信息化建設的成果及經驗進行了深入的分享。
另外,“智能轉型:管理智慧和智能技術哪個更重要”的辯論賽環節,也就管理智慧和智能技術在智能轉型中的價值,進行了深入的探討。
劇情之演講
(按出場順序排列)
山東業務拓展總監 黃云鵬
作為主辦方之一的代表,SAP山東區業務拓展總監黃云鵬在歡迎辭中提到,數字化轉型對于在座的各位“老炮兒”來講,已經是耳熟能詳了。但是,為什么要數字化轉型?黃云鵬以一個實例說明,對于企業的高層管理者和CIO來講已經有相對成熟的認識,也意識到了數字化轉型的緊迫性。
同時,黃云鵬介紹道,SAP在助力大型企業創新的同時,也一直在關注快速成長型企業的需求。基于此,SAP做了兩大戰略轉移:一是提供基于云端技術的,更敏捷、更易實施的解決方案;二是SAP在山東市場新成立了業務團隊,并且配備了相應的專家顧問資源。希望能為快速成長企業的數字化、智慧創新提供支持。
SAP(售前)資深方案架構師 高宏
SAP高宏提到,SAP提出的智慧企業,更加側重于SAP對企業實時的洞察。即基創新IT的技術,幫助企業開拓新的商業模式,發掘新的成長點,能夠實時預測和監控企業的風險。這個跟傳統“制度流程化”、“流程信息化”企業信息化視角是不一樣的。
作為工業4.0的發起組織之一,工業互聯網創新實踐的重要參與者,SAP于2018年6月發布了智慧企業的框架,推出了由智慧企業智能套件、智能技術、數字化平臺組成的一整套智慧企業解決方案。其中,智能套件包含客戶體驗、數字化制造與供應鏈、數字核心智能云S/4HANACloud、人才發展、商業網絡與支出管理等方面內容。智能技術主要由人工智能、機器學習、物聯網、商業分析組成。數字化平臺則包含數據管理平臺和云平臺。以上這些內容構成了SAP一整套行之有效的智能生態系統。SAP智慧企業的智能套件,將人工智能、機器學習、物聯網等智能技術嵌入到了企業的業務場景和流程,提高企業的智慧場景應用。
之后,高宏介紹道,SAP智慧云ERP是第一個采用人工智能學習,嵌入大數據,基于云的ERP。同時,SAP客戶體驗解決方案中包含了五朵云:營銷云、商務云、銷售云、服務云、采購云。此外還有SAP SuccessFactors人才管理解決方案、智慧分析云等。
SAP資深方案架構師 劉侃
SAP資深方案架構師劉侃介紹了在快速成長型企業部署信息化和做實時創新的過程中SAP新的思路和趨勢。他介紹道,SAP的智慧企業構架正在組建成一個豐富的云應用平臺,企業有哪些應用的需求就可以直接訂閱。
通過一個傳統企業信息化升級的實例,劉侃提到,解耦的方式可以破解信息化系統越做越復雜、管理越難的情況下面臨的費用高,數據變化的升級難題。當軟件發生解耦的時候,通過公有屬性定義的API作為標準接口,無論哪邊的軟件升級調整,都能夠無縫銜接。同時,市場管理理念快速迭代進步背景下,對信息化基礎需求的多樣化,導致傳統成長型企業對IT部門的要求更加與業務貼近,使得IT參與業務越來越深入。這是企業當下先把上云的主要原因。
特銳德CIO 劉靖
特銳德CIO劉靖在演講中,首先分享了自己對IT技術的了解,即:于企業內部管理可以提高效率、助力企業管理變革以及降低運營成本。之后,劉靖介紹了特銳德覆蓋了公司營銷、生產、售后等主要部門的IT系統建設,通過IT系統實現企業價值鏈貫通。
接著,劉靖介紹了特銳德幾個典型的應用,其一是通過SAP ERP系統固化重塑業務流程及組織架構。系統上線之后,在產值提高的情況下庫存不斷降低,系統上線當年節省的資金占用有三千多萬。第二個是工信部的智能制造項目,基于一把手的重視和支持,KYN28產線順利上線以及后續61柜的自主實施,另外介紹自主開發WMS倉庫管理系統以及售后服務系統等項目取得了明顯的效益。
在“智能轉型:管理智慧和智能技術哪個更重要”的辯論賽環節,青島紡織機械股份有限公司CIO尹克重、青島東方影都影視產業園管理有限公司IT經理鄭如泉、三菱海爾信息化負責人史海燕,以及智能技術組:青島武船麥克德莫特海洋工程有限公司IT經理薛瑋娟、青島和川國際物流有限公司信息部經理陳冠宇、青島朗訊科技CIO王文科,分別就智能轉型中兩個重要的因素,通過對抗的方式,對其價值和發展方向進行了深入的挖掘。
辯論賽正方
辯論賽反方
(審核編輯: 智匯張瑜)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