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3日,安徽省醫藥采購中心轉發安徽省衛健委發布的《關于加強季節性重點用藥供應保障工作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
通知顯示,要結合春節期間外出務工人員返鄉及流感等季節性疾病, 配齊備足藥品, 同時要制定應急預案,做好臨床必需藥品供應保障工作。
同時,通知指出,國家衛健委發布《國家衛生健康委藥政司關于做好奧司他韋制劑供應保障工作的通知》,開始定期收集奧司他韋制劑的庫存數量、排產計劃等相關生產信息,并將于近期通過短缺藥品直系系統向各省(直轄市、自治區)公布。
對此,通知要求,各級醫療機構要對易發生短缺的藥品應當保證2-3個月藥量,對臨床必需、可替代的短缺藥品及時調整采購目錄,對臨床必需藥品、急(搶)救藥品可啟動應急采購,優先滿足患者用藥需求。
各市最大的綜合醫院和縣域醫共體中心藥房要適當儲備短缺藥品,保障轄區內醫療機構藥品調劑使用的供應。
奧司他韋是一種專用于抗流感病毒的推薦藥物,2005年,FDA同意該藥品作為兒童預防流感用藥,市場需求尤其旺盛。根據業內統計數據,自2012年以來,奧司他韋在抗流感藥物中一直處于重要地位,并且近年來穩中有升,占比不斷提高,2015~2017年期間,銷售占比已經達到了90%以上。
此前就有業內反映,奧司他韋無論是國產還是進口的,都緊俏的一塌糊涂。根據查詢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網站,奧司他韋的進口藥主要是羅氏制藥的“達菲”,另外國產批文有5個,包括深圳市東陽光下屬宜昌東陽光長江藥業、上海中西三維藥業生產的“磷酸奧司他韋膠囊/顆粒”。
有數據統計表明,國產奧司他韋制劑,占市場的主導地位,占比80%左右。另外,從劑型分布來看,奧司他韋主要分膠囊劑和顆粒劑兩種,2017年以來,顆粒劑在全國重點城市醫院銷售方面居多。數據顯示,2017年第三季度奧司他韋顆粒銷售額為1.18億元,膠囊劑為0.76億元。
奧司他韋在流感期間暢銷的同時,也常發生藥品短缺現象,一些藥店、醫院常常出現不好買的情況。例如,2018年1月份,北京等省份傳出了奧司他韋短缺的消息。1月12日,北京市食藥監局向北京五大藥品供應商發出緊急通知,要求各企業啟動緊急預調案,保證流感用藥奧司他韋的供應。
目前,依然處于冬季流感期,各省相繼發布對奧司他韋采購的需求。例如,1月7日,廣東省衛健委就轉發《關于進一步加強流行性感冒醫療工作的通知》明確,磷酸奧司他韋等神經氨酸酶抑制劑是治療各類流感的常規藥品,不屬國家管制或限制使用藥品,要求有處方權的醫師可按照《流行性感冒診療方案(2018年版修訂版)》等相關指引要求,對有發熱、明顯流感樣癥狀者,盡早使用磷酸奧司他韋(兒童使用顆粒劑)。
1月18日,湖南衛健委發布《關于做好流行性感冒防治藥品使用有關工作的通知》,表示目前湖南進入流行性感冒多發季節,為有效應對流感疫情,將國家衛生健康委《流行性感冒診療方案》(2018年版修訂版)中收載的奧司他韋(膠囊/顆粒)等藥物臨時納入湖南省公立醫療機構(含基層)采購范圍。
除了安徽以外,云南省藥品集中采購平臺也發布了關于做好奧司他韋制劑供應保障工作的通知。
(審核編輯: 林靜)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