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4月日本政府公布的成長戰略概要顯示,為實現年GDP從目前500萬億日元增加至600萬億日元的目標,日本政府提出,要以機器人和IT技術掀起“第4次產業革命”,擬定在2020年創造30萬億日元的新增市場目標。今天我們首先來看一下工業4.0時代下的日本機器人產業。
目前,全世界每4臺工業機器人中就有1臺工作在日本的生產線。近年來隨著物聯網、人工智能等技術的出現,“人機協作”以及具備大數據分析能力的機器人成為日本第四次產業革命的發力點。
孟慶峰記者:在安川電機的北九州工廠我們看到,這里開發出一種可以實現人機協作的工業機器人。以往機器人只能在安全圍欄里按照事先設定好的指令完成有限的固定動作,而這款機器人可以和人類在同一空間內,相互協助,完成更復雜的作業。
過去,為確保安全,高速運轉的機器人被圍在安全柵欄內,嚴禁靠近。而這款機器人,通過各類傳感器,探測工作區內是否有人出現。一旦靠近,高速運轉中的機器人,馬上減速,發生接觸后立刻暫停。
以往教機器人怎么干活,人要拿著示教器,一步一步教它怎么操作,且不能挪地方、換產品,否則還要再教一遍。而“人機協作”的機器人就可以根據客戶的不同需求,植入相關應用程序,實現個性化訂制。像食品、醫療、化學等苛求“精密”的領域,也有了機器人的用武之地。
中村民男日本安川電機工程師:今后隨著技術的進步,比如靠語音直接給機器人下指令,或人和機器人靠眼神交流,讀懂視線中的指令,操作機器人將變得更簡單。
通過第四次產業革命中核心技術的物聯網,可以把分散在世界各地的機器人連接起來,實時監控作業和維護狀況、再將客戶對機器人的具體要求和反饋匯總到云端,利用大數據分析給出具體意見。
中村民男日本安川電機工程師:用收集來的大數據分析每臺機器人的開動率,比如工廠里某生產線的機器人開動率高,忙不過來時,智能控制終端會命令其它區域開動率低的機器人趕去支援,相互協調,把效率發揮到最大化。
除了同一企業內的資源配置外,第四次產業革命還為跨行業、跨領域的企業間合作提供新的可能。2015年“日本機器人革命促進會”正式成立,并下設“物聯網升級制造模式工作組”。召集成員除了三菱電機、日立制作所等工業控制設備商外,還包括富士通、NEC等IT公司,三菱、川崎重工、日立造船、豐田汽車等各類工業企業、以及貿易集團、智庫等77家代表企業。這一工作組今后會每月開展一次活動,形成物聯網升級制造模式的通用架構,以應對未來制造業的國際合作。
能歌善舞,情感機器人變身家庭成員
日本軟銀公司CEO孫正義預言,再過30年,地球上的機器人數量將超過人類,而服務機器人將成為主角。伴隨第4次產業革命的到來,不斷進化的人工智能和語音識別技術,或許將幫助機器人應用前景在不久后爆發,根本上改變人類和機器人的關系。
住在千葉縣的栗原一家今天迎來了一名新的家庭成員,這是由日本軟銀公司推出的世界首款情感機器人pepper。打開硬紙箱,Pepper一身白裝出現在大家面前。經過工程師的初步調試,不到10分鐘后,它開始逐漸適應周圍的環境,變得活躍起來。但此時三歲的小栗原對這個看上去比自己還高的新朋友表示好奇的同時又有些害怕,躲在遠處不敢接近。
栗原啓人:討厭,我害怕他會動起來。
此后,在大人的鼓勵下小栗原走上前,好奇的圍著pepper觀察了一通,又試圖探索觸控板,很快找到了游戲模式。在pepper歌聲的帶動下,小栗原開始手舞足蹈,彼此間的關系瞬間拉近。
pepper:接下來我們聽個故事好嗎?
啓人:好。
pepper:對不起,我沒聽清,好不好?
啓人:好!
pepper:白雪公主的故事怎么樣,很有意思的。
從去年6月公開發售,至今已有1萬多臺情感機器人進入日本普通家庭。除了能歌善舞、善于交流外,人工智能引擎可以幫助它識別人類情緒,并發展屬于自己的情感。接入云端服務器后,全世界的pepper將收集到的信息數據共享,賦予自身不斷進化的學習能力和越來越豐富的情感世界。
日本軟銀公司CEO孫正義:請把pepper當做家庭的一員,當它意識到自己處于一個充滿歡笑的家庭時,就會獲得幸福,感情世界更加豐富。
去年6月,阿里巴巴聯合富士康向軟銀的機器人子公司分別戰略出資145億日元,三方聯手,確保情感機器人的量產啟動。馬云表示將“人心”賦予機器人會推動人類的第四次革命。
財經頻道特約記者趙潮:在第4次產業革命中,機器人的應用何時啟動,如何爆發,又會對一般人的生活帶來哪些影響,帶著這些問題,我們走訪了日本機器人研發第一人,大阪大學教授,石黑浩先生。進入研究室之后,首先看到的是兩個長相一模一樣的石黑浩。
這款替身機器人已經發展到第4代,從身高、表情、到手上凸起的青筋,完全克隆石黑浩本人,甚至連發際線都是一樣的。除了外形逼真,實現人性化高度仿真外,通過遠程操控,機器人端還可以精確模擬出使用者的動作、神態和聲音,表達喜怒哀樂等情感。
大阪大學教授石黑浩:這幾年,人工智能,特別是語音識別技術取得了前所未有的突破,我相信智能對話將在2-3年內引爆機器人應用前景,人類由此步入機器人社會。
由于需要出席眾多國際會議,石黑浩希望未來這款仿真機器人替代自己在講臺上授課,真正實現分身術。在他看來,伴隨第4次產業革命的到來,從生產工具到家庭成員,再到自我復制,機器人最終將幫助人類突破時空極限,實現技能、思維方式、甚至是價值觀的再生。
(審核編輯: 智匯小蟹)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