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根據公開數據顯示,楚天科技等多家制藥裝備企業已經陸續發布2018年年報。總的來看,2018年我國制藥裝備行業增速較為緩慢。業內認為,其主要原因是與制藥行業的大背景以及制藥裝備行業本身的特點有關。
一方面,環保、監管、經營成本等壓力導致藥企成本增加,利潤減少,對于制藥裝備的需求量放緩。
實際上,近兩年以來,受新版GMP認證結束以及制藥工業發展狀況的影響,制藥裝備行業就進入產能調整、智慧化升級的新階段,需求階段性下降,導致行業低迷。
根據工業和信息化部披露的2017年上半年醫藥工業主要經濟指標完成情況,在主營業務收入方面,制藥設備行業以6.05%的增速墊底。
“制藥裝備行業2016年以前出現需求增長,主要是因為國內藥企2015年12月需要完成GMP認證,藥企在這階段進行大規模設備投入。但隨著認證大限截止,企業對制藥裝備的投入動力大大下降,不少中小型制藥裝備企業陷入困境。”業內人士如是表示。
目前,不少制藥裝備企業正在進行調整升級,未來將更具備市場競爭力。例如,楚天科技業績快報中顯示,報告期內,公司為應對持續激烈的市場競爭,更加注重產品質量和服務的提升,引進德國先進技術和工藝,不斷優化現有產品的結構及配置。同時,公司進一步加大新產品、新技術的研發投入,與德國Romaco形成技術互聯互通平臺。
另一方面,國內很多藥企的制藥工藝依然比較基礎,所需要的設備市場上基本具備,且制藥裝備市場已經趨于飽和,在此背景下,制藥裝備企業要想開發出新型,并且企業能夠接受的設備難度不小。
進入2019年,隨著一致性評價、抗癌藥降價、帶量采購等系列措施的推進,醫藥市場格局面臨重構,不少藥企將重心放在核心產品領域,預計創新藥以及良好的仿制藥產品市場競爭將愈加激烈。
這也意味著,傳統的制藥工藝或不再適用于高競爭環境生產,藥企在改進新工藝、新制藥技術的同時,對于制藥裝備的需求以及要求也將產生變化。
業內也表示,當前主要裝備行業由原來散、亂、小的局面正在逐漸向少數優勢企業集中。產品提供方式由原有的提供單線、單機產品,向為客戶提供整體解決方案逐步轉變。同時,由于行業集中度的提升,導致制藥裝備市場競爭愈加激烈。
在此背景下,制藥裝備行業迎來新的機遇以及新的挑戰,制藥裝備企業必須不斷提升產品的自動化、信息化和智能化,并結合制藥行業發展的需求,研發出新型、適合藥企生產的制藥裝備,助力制藥行業更好的發展。
例如,在設備的靈活性方面,有無菌灌裝設備企業以“隨時可用”部件的引入,打破了“舊制藥”的傳統生產模式,每條灌裝線都必須要有高壓釜、洗瓶器、消毒隧道,以及無數將線路故障和無菌風險引入其中的機械處理設備,大大提高了靈活性,讓客戶得以花更少的錢來做更多的事情。
(審核編輯: 林靜)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