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GMP”認證大限已過,藥企對制藥裝備產品的需求下降,制藥裝備市場規模增長率逐漸放緩,行業集中度提高,市場競爭也愈加激烈。與此同時,近年來國內一些龍頭企業在產品重疊率非常高的情況下價格競爭,結果競爭完畢后盈利都不太理想,甚至導致競爭格局惡化。
據悉,由于我國制藥裝備行業起步晚,技術經驗相對薄弱,因此很多后來成長起來的企業包括所推出的產品存在相似之處也在所難免。
“盡管同為制藥裝備企業,從產品到企業文化,都有不同。有的制藥裝備企業主要銷售大型單件產品,如灌裝生產線等。有的企業則像是一個不同部門的集合,具有大公司的雄厚實力,卻又像小公司一樣快捷靈活,推出組合的設備,在價格上更能吸引人眼球?!睒I內人士如是表示。
雖然產品重疊率高是很多制藥裝備企業在競爭中常出現的問題,但相比之下,在產品設計和工廠自動化方面水平更高的制藥裝備企業更具備競爭優勢和發展潛力。
例如,有些龍頭制藥裝備企業從設計到制造的整個產品,經驗相對豐富,因此從某種角度上講,它更能給客戶可靠性和信任度。
目前,在自動化、智能化技術的發展過程中,一些龍頭企業走在前面,進行了智能化、智能工廠的布局,所采取的戰略也截然不同。業內認為,朝著自動化、智能化方向發展,或能打破制藥裝備市場上產品重疊率高的局面。
“因為每個企業對智能制造方面的概念理解,包括戰略布局都不一樣。在戰略水平不等的情況下,所制造出的產品水平差距也會拉開?!睒I內指出,目前有的企業正在徹底變革,而有的則選擇堅守根基,小動作變革。剩下原地未動、猶豫不決的企業則在積極觀望狀態。
“實際上整個制藥裝備行業的人都很好奇,一邊觀察著大型企業的動作,包括后來會產生怎樣的效果。一邊在調整企業自身的發展戰略。很難不讓人興奮的是,當完成自動化、智能化升級的制藥裝備在市場上較量,甚至與國外良好的設備技術相撞時,會擦出怎樣的火花?!睒I內認為,在國內制藥裝備行業迎來十年黃金發展期的同時,具備長遠目光,并且提前布局的企業未來或會在市場上更占據優勢。
不過,業內也表示,我國的制藥裝備行業離實現全面智能化發展還很遠,需要時間的探索。另外,長期以來,核心技術薄弱一直是限制國產制藥裝備發展的關鍵,在進行智能制造探索以前,企業還必須提升自身產品的核心競爭力。
例如,國產的制藥裝備在使用中會出現性能不穩定;清洗時出現死角、殘留污物難以清除;難以實現柔性化、連續性生產等情況。這些都是國產制藥裝備企業在發展中需要重視的問題,需要打破發展局限,多多向內外良好的廠家“取經”,推動國產制藥裝備行業從中、低端領域向更高的領域發展。
(審核編輯: 林靜)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