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字化的浪潮已經在全球席卷開來,各行各業的數字化轉型如火如荼。為貫穿整個制造企業的技術信息流,企業信息系統和工廠運營系統融合勢在必行,但兩者的連接并非想象中那樣“一拍即合”。在企業信息系統中,網絡安全和數據可靠性是重中之重,而在工廠運營系統中,設備可用性和工藝流程的穩定性則更為重要,簡單的“連接”并不能幫助企業實現數字化的目標。作為工業通信領域國際組織,PI始終致力于將PROFINET打造為可持續發展的工業通信解決方案,為各行業數字化轉型開辟路徑。
2019年7月23日,中國PROFIBUS & PROFINET協會(以下簡稱PI-China)聯合儀綜所、西門子、菲尼克斯電氣、瑞典HMS工業網絡、德國赫優訊、博森泰克、德國D&A、匯川、邁信和深圳三旺等會員單位在蘇州舉辦了為期一天的“PROFINET技術研討會”,共同探討數字化浪潮下,PI如何確保PROFINET技術的領先性,吸引了來自工控業內超過130名工程技術人員參加。
會上,PI-China秘書長劉丹博士談到:“無論是工業4.0,智能制造還是工業互聯網,面對層出不窮的新興技術,研究制造業本體的人員更應冷靜思考,底層自動化通信都未實現互聯何談數據上云?何談工業大數據分析?當前形勢下,自動化的發展并非要摒棄已研究二十多年的現場總線和工業以太網技術,而是將我們多年積累的經驗融合在企業信息系統中?!彼劦轿覀儗τ赑ROFINET充滿信心,源自于 PROFINET與OPC UA可在同一網絡上實現完美協同;基于TSN的PROFINET規范正式發布,大大減低客戶成本;PI與eCl@ss、OPC基金會、VDMA等組織密切合作,聯合開發針對特定應用的信息模型和規范,促進制造企業實現垂直通信;在數據安全、現場總線供電APL(先進物理層)和5G等議題方面PROFINET均已做好全面部署。
西門子楊德奇先生針對PROFIBUS、PROFINET、EthterCAT和Ethernet IP技術進行了系統優勢分析。他談到企業在推進數字化轉型時,使用PROFINET不僅能夠快速傳輸實時數據,而且能夠預留50%帶寬傳輸大量的非實時數據。他談到PROFINET是唯一一種可同時兼具開放、診斷、安全、無線和節能等性能的100%工業以太網技術,繼承了以太網的所有優勢,并能夠不斷適應新技術發展的需求。
菲尼克斯電氣姚春雷先生結合典型汽車行業數字化轉型案例分析了如何部署PROFINET網絡,包括網絡設備的選型、網絡拓撲、功能安全要求、網絡性能以及網絡的可用性等,特別提到PI針對PROFINET現場安裝制定了標準化的規范指南,而且在PI網站中提供“PROFINE網絡規劃在線學習課程” 供用戶參考,大大降低部署PROFINET網絡規劃的難度。
博森泰克李夢寧女士結合PROFINET網絡運行維護過程中的通信狀態監測和故障診斷,分享了常見引起網絡通信故障的風險點,如網絡設計、安裝布線、參數設置、運行中設備故障以及不利的環境因素等。在進行網絡診斷時,她建議用戶建立一套信息化的診斷系統非常必要,可對網絡進行長期數據積累和風險預測。
在PROFINET兼容產品開發環節,來自西門子、德國赫優訊、瑞典HMS、菲尼克斯電氣、德國D&A的技術專家分別從芯片、軟件協議棧、標準以太網控制器、嵌入式板卡或預制模塊、外圍網關等方面介紹了多元化實現PROFINET接口設備的開發方案。除此之外,現場還邀請到了匯川、邁信和三旺的技術專家分享其在研發基于PROFINET伺服驅動器、變頻器以及交換機的經驗和體會,對于其他設備廠商開發PROFINET設備提供了非常重要的借鑒意義。值得一提的是未來在開發PROFINET設備過程中,我們不僅僅能夠提供從站設備的開發方案,對于控制器開發也完全開放源碼,設備廠商可自由選擇主處理器及操作系統開發PROFINET控制器,這為設備制造商大大降低了開發成本,也有助于行業內快速構建PROFINET完整的生態系統。
會議最后,來自儀綜所PI測試實驗室的謝素芬女士和PI-China王靜女士分別從PROFINET產品測試認證以及PI-China組織架構和服務方面介紹了相關信息。會議期間,PI-China總協調專員李玉敏教授會同市場工作組組長許斌先生,與現場參會人員共同探討數字化浪潮下,如何發揮PI-China的行業紐帶作用,促進PROFINET技術在IT/OT融合中發揮優勢,滿足企業開展數字化轉型需求。
(審核編輯: 智匯張瑜)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