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國家統計局網站消息,2019年9月份,全國工業生產者出廠價格同比下降1.2%,環比上漲0.1%;工業生產者購進價格同比下降1.7%,環比上漲0.2%。1—9月平均,工業生產者出廠價格與去年同期持平,工業生產者購進價格下降0.3%。根據2019年9月工業生產者價格主要數據,就醫藥制造業出廠價格來看,環比跌漲幅為0%,同比上漲1.1%,1-9月同比上漲2%。
2019年1-9月,隨著我國仿制藥一致性評價、帶量采購等政策的推進,醫藥行業轉型升級的不斷深入,一些藥企加大了在醫藥新興領域的投資布局,以及在人們對相關醫藥產品需求不斷擴大的背景下,醫藥制造業得到快速增長。
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僅2019年上半年,我國醫藥制造業規模以上企業實現營業收入就達12227.5億元,同比增長8.5%,實現利潤總額約1608.2億元,同比增長9.4%。
就醫藥制造業細分產業來看,可以分為中成藥、化學藥品制劑等幾部分。其中在中成藥行業,國家統計局統計數據顯示,2019年1-2季度全國中成藥產量逐漸增長,截止至2019年7月全國中成藥產量為20.5萬噸,同比下降10.5%。累計方面,2019年1-7月全國中成藥產量達到149.4萬噸,同比下降7%。
化學藥品制劑制造為醫藥制造第一大子行業,近年來營業收入增速基本與醫藥制造業平均水平持平。進入2019年,在醫保控費的大基調下,我國化學藥品制劑行業整體盈利增速放緩,不過在人口老齡化加劇,居民收入提高的背景下,化學藥品制劑行業仍保持較快增長。
受限抗、限注等政策的影響,化學藥品制劑行業業績分化加大。同時,在環保、安全等監管舉措持續倒逼下,醫藥行業進入優勝劣汰的關鍵時期,藥企的分化將進一步加劇。研發實力強、產品質量高且療效明確的化藥制劑企業具有較強競爭優勢,輔助用藥、營養性藥品等藥品生產企業將面臨較大經營壓力。
在此背景下,一些藥企采取了積極應對措施。例如,有藥企在醫藥工業產品方面采取多種銷售模式,醫藥商業則包括醫藥批發業務和零售業務,并通過不斷完善公司質量管理體系,強化生產經營過程控制,提高全員質量意識水平,為產品質量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提供根本保障,為企業發展提供堅實的質量保證。
總的來看,由于我國化學藥品制劑市場基本以仿制藥為主,2019年在仿制藥一致性評價、帶量采購的推動下,行業洗牌將進一步加劇,市場競爭格局將生變,企業的生存較量也更明顯。尤其是隨著帶量采購全國擴圍后,業內普遍認為,在25個品種擴區域之后,下一步就是擴品種。那些通過一致性評價,市場規模較大、通過企業較多的品種,入選概率或更大。
(審核編輯: 林靜)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