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大賽名稱:
2019 首屆中國萬物互聯接入技術大賽
二、大賽宗旨
根據國家對未來物聯網發(fā)展的要求,響應政府在物聯網產業(yè)生態(tài)布局、技術創(chuàng)新體系、標準建設、規(guī)模應用以及公共服務體系的建設上所提出的發(fā)展目標,為積極推廣具有物聯網創(chuàng)新技術、萬物互聯創(chuàng)新運行模式的物聯網操作系統和接入協議的應用,加快行業(yè)內高技術人才隊伍建設,更好地培養(yǎng)選拔技術人才,增強物聯網人才的服務能力和水平,特面向全國和世界范圍內的物聯網人才組織本次賽事。
三、大賽簡介:
此屆萬物互聯接入技術大賽主要面向企業(yè)、高校、高職三類物聯網人才群體,以團隊為單位參賽。特邀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儀器儀表學會、科研院所、相關企業(yè)等9位專家組成評審團。大賽設立競技證書獎項,由中國儀器儀表學會授權頒發(fā)。
競賽期間參賽者不僅可以與行內人才競技,還可得到院士、專家們的親自指導。為幫助各參賽團隊順利完成比賽,中國儀器儀表學會特別開展了賽前技術培訓,培訓內容包括:萬物互聯接入框架協議的理論學習與實際操作,包含讀懂各種智能產品的通訊協議說明、產品功能說明,通訊協議翻譯、通訊指令錄入、設備調試以及萬物互聯規(guī)則生成等內容。
四、大賽信息:
比賽時間:2019年11月09日
比賽地點:河南鄭州
比賽場地:中國河南省鄭州國際會展中心二號館6064展位
參賽人數:150-200人(分為企業(yè)組、高校組、高職組以及青少年參與組)
評委組成:由中國科院院士、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儀器儀表學會、科研院所、企業(yè)等專家組成9人評委會
主辦方:中國儀器儀表學會
協辦方:河南省智能傳感器聯盟、河南省儀器儀表學會
五、大賽獎項設置:
參賽組設置一等獎、二等獎、三等獎、優(yōu)勝獎四個獎項,一等獎、二等獎、三等獎,頒發(fā)獎牌及證書;優(yōu)勝獎,只頒發(fā)證書。特別獎:頒發(fā)獎牌及證書
六、比賽規(guī)則
1.參賽組別分為企業(yè)組、高校組、高職組,賽事輪流進行;每輪10個小組參賽,抽簽決定比賽順序。
2.每支參加比賽的隊伍不得超過3人。
3.比賽時間:每輪10分鐘
4.比賽流程:
1)選擇設備:參賽選手現場從10個設備中自由選取5個設備;
2)錄入協議:在現場對接入設備進行協議解析,并在比賽平臺進行錄入。
3)調試設備:在比賽環(huán)境中調試設備。
4)萬物互聯:選擇任意一個已經接入設備綁定到賬號內,實現與驗證設備的萬物互聯功能。
七、評分標準
1.總分(100)=接入分(50)+萬物互聯分(26)+時間分(24);
2.名詞解釋:
?接入分:設備成功接入,并調試通過的得分。
?萬物互聯分:接入一個設備可以成功與其它設備進行互聯互通的得分。
?時間分:額定最長接入時間為10分鐘,在額定時間內,接入時間為時間得分。
3.分值評定辦法:
?接入分:接入并驗證成功一個設備得10分,5個設備共50分。
?萬物互聯分:參賽方任意選擇一個接入設備,命題方任意選擇一個驗證配置設備,參賽方設備接入后,并能與驗證設備實現互聯互通得26分,共26分。
?時間分:10分鐘額定時間內,接入時間最短,得分最高,共24分。按照額定時間減去實際完成時間的時間差記分,額定時間600S按每秒0.04分計分。
?時間分計算:(額定總時間-完成時間)*0.04分/秒=時間分
八、參賽對象及參賽流程
1.參賽對象:
a)企業(yè)技術人員(以單位名義組隊);
b)高等學校、高職院校相關專業(yè)在校學生(以學?;驅W校下屬院系及學科名義組隊)
2.參賽流程:
?通過儀器儀表學會公眾號、2019世界傳感器大會網站宣傳鏈接、H5宣傳小程序等接口,到2019首屆中國萬物互聯接入技術大賽報名界面填寫報名信息。同時可在界面下載賽事簡介及比賽相關資料。
?提交有效報名信息后,由組委會報名聯系人主動溝通,一對一指導參賽資料填寫、組隊方式、賽前培訓安排等事項。并向通過報名的參賽隊發(fā)送正式邀請函(掃描件和紙質件,兩種同樣有效)。
?由組委會培訓組安排通過報名的參賽隊在規(guī)定時間內到指定地點接受培訓,培訓時間一天,主要內容為大賽中所需技術基本知識和實操練習。
?完成培訓后的參賽隊,在開賽前一周由大賽向參賽隊發(fā)布比賽設備接入協議,供參賽隊進行前期比賽內容的準備。
(審核編輯: Doris)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