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神州細胞公布了科創板第2輪問詢回復,總共12個問題,涉及獨立性、產品市場空間等多個方面。其中,與石藥集團的合同進展受到市場廣泛關注。
具體來看,神州細胞此前曾與石藥集團就在研產品SCT400達成商業化協議,按照約定,石藥集團應該在兩個特定的時間節點分別向神州細胞支付1億元、2億元的開發進度款。但基于醫藥政策和市場環境近一年發生的變化,石藥集團向神州細胞提出修改《商業化協議》的建議,而雙方卻并未就該協議修改達成一致。隨后在2019年12月21日,神州細胞工程向石藥集團發出通知,終止《商業化協議》。然而這也致使已經支付的1億元開發進度款的去留,成為了雙方后期爭議所在。
對于石藥集團來說,其與神州的協議簽于2018年9月27日,也就是4+7集采試點之前(2018年12月),之后石藥才有了修改協議的意向,所以業內人士推測這個變化與集采政策有一定關系,石藥可能是擔心SCT400將來一旦入集采,降價壓力在所難免,因此或萌生調整協議價格的想法。但不管是到底是出于什么原因想要調整協議,有投資人表示,導致協議終止的結果,都難免會使石藥的BD信譽受到影響。
實際上,作為神州細胞來看,雖然是主動解約,其也難免受到了一些影響。據了解,在問詢回復中,神州細胞表示,公司目前計劃自建銷售團隊,對SCT400進行市場推廣和產品銷售,初步預計至2020年底前達到50至100人的規模,當然也不排除與其他合作方尋求商業化合作。在現金流方面,神州細胞預計收不到剩余5.5億元款項,因此中短期現金流量會受到影響。但企業會通過金融機構貸款、融資租賃等多種方式籌集資金,確保公司運營及業務不受影響。
此外,石藥集團是國內知名藥企,銷售能力強且有現成的血液腫瘤藥銷售團隊,神州自建銷售團隊能不能如授權石藥一樣賣得好,也未可知。
事實上,石藥集團與創新藥企達成合作并非特例,當下隨著一批本土創新藥企崛起并涌現,本土創新藥企與本土大型藥企強強聯手正成為很多企業愿意嘗試的事情。尤其在2019年之后,有相當數量的本土大型藥企加入到了與創新藥企的合作之中。如2019年6月25日,上海華奧泰生物藥業股份有限公司與君實生物達成合作,共同推進阿瓦斯汀單抗生物類似藥的后續研發、生產、上市及銷售合作,并就該生物類似藥與君實生物的PD-1創新藥特瑞普利單抗注射液聯用展開合作。
還有10月份,藥明生物與浙江醫藥子公司新碼生物達成深度戰略合作,將進一步支持新碼生物的創新抗體偶聯藥物ARX788的Ⅲ期臨床研究及大規模商業化生產。
整體來看,未來隨著生物創新藥企不斷涌現,以及帶量采購等一系列政策將使得傳統醫藥的商業邏輯難以持續,預計會有越來越多的本土大型藥企與生物制藥企業看到合作所帶來的比較優勢,從而克服種種困難,達到更多有意義的合作。而合作是順利還是失敗,這就要看市場環境和雙方戰略需求了。畢竟市場瞬息萬變,誰都無法預料是將來會如何。
(審核編輯: candice)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