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9日至21日,隨著華中電網省間、省內兩級調度計劃的下達、執行,湖南、河南省內分散連接于110千伏、220千伏變電站的15座儲能電站首次以集中響應、跨省調用模式參與華中電網省間資源配置。這是華中電網源網荷儲平臺建設邁出的堅實一步,也是在國家電網有限公司范圍內首次實現對儲能電站的跨省調用。
12月19日,湖南長沙3座儲能電站在低谷時段對河南進行調峰支援,調峰電力2.6萬千瓦,持續時間2個小時;在高峰時段對湖北進行電力支援,支援電力2.4萬千瓦,持續時間2個小時。12月20日和21日,河南分布于9個地市的12座儲能電站在低谷時段對湖北進行調峰支援,調峰電力2.8萬千瓦,持續時間2個小時;在高峰時段對江西進行電力支援,支援電力2.6萬千瓦,持續時間2個小時。
隨著我國分布式能源、電化學儲能電站、電動汽車充電樁等交互式能源設施快速發展,這些新型用能形式極大豐富了泛在電能資源的構成。其中,儲能電站跟蹤負荷能力強,響應速度快,控制精確,具有充放電“雙向”調節功效,是電網不可多得的調峰資源。
近年來,華中區域的河南、湖南已分別投運了100兆瓦/100兆瓦時和60兆瓦/120兆瓦時的電化學儲能電站。其中,河南儲能電站分布在16座變電站,湖南儲能電站分布在3座變電站。
華中電網樞紐型、平臺型特征明顯,共享型可作為空間大,區域地理空間廣闊,南北氣候差異明顯,東西時間差在1小時左右,省域資源稟賦各異,省間可互補余缺、互為備用,資源優化配置潛力巨大,是分部開展“三型兩網”建設的重要載體。
為充分發揮泛在調節資源在省間資源優化配置中的作用,國網華中分部認真貫徹落實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發展理念,適應能源革命和數字革命融合發展趨勢,積極開展華中區域源網荷儲多元協調泛在調度平臺建設,前期在河南、湖南公司的大力支持下實現了湖南、河南儲能電站的全信息接入,結合本次開展的分散式儲能電站資源連續三天跨省調用試驗,初步實現了平臺對儲能電站資源信息的可觀、可測、可調、可控。
另外,華中電力調峰輔助服務市場自10月12日開始模擬運行至今,運行情況良好,為泛在調節資源跨省調用創造了條件,通過低谷調峰和高峰備用兩個交易品種,實現調峰資源省間互濟和全網備用容量共享。據了解,國網華中分部正與能監機構密切溝通,積極推動儲能電站資源參與區域調峰輔助服務市場,努力創建促進儲能電站等各類主體參與市場交易的商業模式,未來將通過“平臺+商業模式”實現源網荷儲多元協調泛在調度,在構建能源互聯網新生態中發揮分部作用。
(審核編輯: Doris)
分享